“正要去请大夫呢,来和你家借马车,就碰到你回来了。”
“阿禹,你去祠堂那边盯着,看看有没有可疑的人过去,要是被人下了毒,我们没有动静,他肯定要回去看的。”
交代好事情,赵欣然驾着马车送周岚清两人去县城看大夫。
孙大夫一剂药下去,两人身上的红肿和疹子都消了,赵欣然越想越觉得这事不简单,怎么就出问题了呢?
她写了信,亲自去找了花书易,让她帮忙送去永善府给郑从英,又给了二十两银子,生怕这信出什么意外,花书易只要五两,“不是我不愿意收银子,实在是价格就这样,就是五两,不然我可舍不得把银子往外推。”
“花小姐,真的拜托你了,这封信对我来说很重要,务必亲手交到郑嫂子手里。”赵欣然回想起之前的感觉,那种被人盯上的阴冷感。
她敢肯定,这次的斜纹线过敏事件,肯定是冲着她来的。
会是谁呢?
三人没有回村,而是就在县城铺子里住下,赵欣然没有头绪,将宋念雪叫了过来,顺便看看账册。最近生意比较好,十分稳定,每日几乎都是二百两到三百两的进账,更有的府第,直接来请去府里做,一次也是百两银子左右。
反倒是那个盖饭的销量少的可怜。
“主家,那个主食区的盖饭,销量实在是太差了,一天最多就是五份,好多时候都不开张,反倒是饮品和小食,很受欢迎。”
赵欣然翻看了流水,那盖饭每日都要有存货,库存消耗不了,全部都成了废品,都是成本损耗,现在有饮品和小食的进账挂着,损耗还不明显,长久算下来,也是笔不小的开销。
“这样,以后咱们就每日限量十份,且都是统一的,减少损耗,要是三个月还起不来,就把盖饭区给取消了,或者换成其他的什么?”
宋念雪没意见,她今日说这件事,就是为了把主食区减掉。她见赵欣然一直皱着眉,关心道:“主家,是因为周婶她们过敏,所以烦恼吗?”
“倒也不是因为过敏,而是过敏的蹊跷,那批线之前一直都在用,偏偏快交货了,才出现问题,我是担心交不上货。”
“算了,明早你跟我去一趟牙行,买几个人,最好是会点功夫的,男女都要,另外,一家人的那种,年轻的,买几家回去,我那个菜地也要找人去看着。”
宋念雪一一记下。
次日,周岚清和李春桃去药堂,赵欣然和宋念雪去牙行,到了中午的时候,两人也将买来的仆从带回了铺子。
“这些人,你去租个院子,先住下来,打整一下,看病的看病,治伤的治伤,过个五天左右,再送到我家那边去,我还得回去给他们搭个窝棚,到时候他们得自己垒泥砖盖屋子,
最近的伙食,可以好点,多买点肥肉来,菜里多点油水。还有,买点布,一人一套,让他们自己先做着。”
交代好这些,赵欣然带着会点功夫的五个人,还有周岚清和李春桃回家,几人在马车里挤着,周岚清不舒服,就出来一起坐在前面赶车。
“欣然,你说阿禹会不会抓到人啊?我这心里就是不舒服,要是这批线有问题,那咱们得赔多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