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晴学姐在天文台工作,但是他们那边看起来还是风平浪静的。
“昨晚我在观星的时候,看见在火星轨道上出现了一个小行星。”俞妙则说道,“根据轨道推测,这颗小行星的运行距离应该会被木星影响偏移的,但是它没有偏移。”
“这也不足为奇。”蔡晴学姐显然并未get到俞妙则的真实意图。
并且观星的时间久了,在宇宙中什么十万分之一的概率都有可能会发生。
而且这些年的流浪天体越来越多,天上飞过来一颗小行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俞妙则决定今晚再继续观测。
不过回去后又是翻看各种论文,以及把从前在学校时做的大量关于天体的笔记拿出来,将每一项数据做成表格,也就能看得更加直接明确。
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取系外飞行器的数据。
夜幕降临后,俞妙则便提前架好昨晚刚用心愿石兑换的天文望远镜,然后按照昨晚的焦距倍数位置一点点地往回调节起来。
但是这个“天体”的行进速度很快,也并不容易寻找,在夜空里只能看到灰蒙蒙的一团东西,看起来就像是笼罩在周围的气态体或者尘埃体。
这到底算是什么东西啊?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这是一个飞行器,在飞行着千万颗天体的区域范围,寻常也根本不会想到这种可能。
但是俞妙则更好奇,这个飞行器之余那个星球的人来说,它的任务到底是探测还是执行。
这些外星生物对于地球的了解又有多少。
而关于外星人的一切,他们都一无所知。
到第二天时,俞妙则还特意过去一趟资料室。
但也显而易见,关于地外生物的任何资
料都没有。
这次外星生物危机,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等到差不多晚上十点的时候,就看见有零零星星的两三颗流星从天边闪过。
但那就好像是一场闪现的梦,那两分光亮很快就消失在夜空中。
不过天文爱好者论坛里依然有人拍摄下这一幕,分享在论坛里,说今晚有流星雨。
评论区就都在问,流星雨是什么时候,他们都没有看到。
今晚俞妙则已经收获到一部分数据点。
并且在天文望远镜上可比地球上肉眼观察得清晰,她看到了所谓的流星雨的形成过程。
飞行器的外观就是小行星的样子。
本来俞妙则还在想着,外星人到底是通过怎么样的办法将一个这样巨型的飞行器送上天;不过想到可能外星文明的发展程度不同,说不定人家可以原地旋转起飞,所以这个外星飞行器怎么飞上天的,暂时还不是最重要的。
而飞行器在行进的过程中,外面一层东西会脱落下来,往宇宙扔垃圾。
俞妙则腹诽着,这些外星人也太不讲宇宙公德了。
不过这个天体垃圾,说不定是外星人的宇宙飞船减负的手段。
这些脱落下来的不明天梯垃圾飞出来,因为飞行器的位置已经距离地球很近,就有一些碎片进入大气层后就会燃烧,于是就变成他们眼中所看到的流星。
俞妙则倒是想起,在初中刚学地理的第一课,地理老师就说流星其实就是天体垃圾。
但也不妨碍大家就是喜欢对着天体垃圾许愿。
并且她很清楚,和宇宙天体有关的事情都不能随便往外面说出去,尤其是这种有可能引起天灾的外星人入侵,要是传出去肯定会引起社会恐慌的。
所以她只能先写报告,要有理有据地说服领导,相信这是外星人的痕迹。
如果有更多时间的话,就可以有更多能证明外星人的东西。
但现在距离这次外星人结束只有不到十天,等到下一次飞行器完成一圈的回归周期抵达回归点,就已经是三年半以后了。
留给他们的机会只有这两次,再等下下次就是“陨石”坠落的时间。
看见这一组数据,俞妙则又开始思索起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这个类似于回归周期的时长是三年半?如果外星人已经观测到了地球,那么可以给飞行器下达任务转弯回来就行了,除非这个飞行器还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