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晓娥离开四九城的那一天,风很大。一家三口坐着一辆卡车匆匆地离开了生她养她的地方。
娄晓娥一路上都很伤感,反而她的父母一直都很高兴。
一路上娄父娄母都在庆幸自己的劫后余生,而娄晓娥却在心里感叹人生的艰难。
————
按照娄逊之的安排,他们一家并没有直接去香港,反而去了和香港一海之隔的澳门。
娄逊之这样安排有他自己的道理。他在澳门有朋友,而且大家都去香港,相对来说澳门的竞争会更小一些。
澳门虽然小,可是此时它的经济正是一个上升期。这时候的博彩业远远没有后世发达,支持它发展的是制造业。
在娄家进了澳门之前,火柴和爆竹等曾一度是澳门的重要行业和经济基础。
进入到六十年代,这些传统的手工业走向下坡。不过这里还有不少化妆品公司开的工厂,生产着香粉、香皂、雪花膏等等。
娄逊之是一个有本事的,他拿着带来的钱财,很快在当地买下了一个即将倒闭的小火柴厂,并且转型生产起了塑料制品。
就像某位人物说的,曾经成功过的人,他再次成功是很容易的。
娄逊之就是这样,他曾经很成功,所以当他再次从小做起,是很容易成功的。在这期间,他合理地避开了所有曾经犯过的错误。少走了很多的弯路,所以他的再次成功来得更快。
短短两年间,娄家的塑料制品出口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娄家也成功地赚回来当初投资几十倍的利润。
娄家在澳门落脚两年间,全家人的口音在刻意地改变后,谁都听不出来他们来自于内地。娄逊之感觉到时机差不多了,他这才带着一家进入到香港。
相对于澳门来说,香港的发展机会更多,也更大。娄家有澳门的塑料厂支撑着,他们很快就在香港站住了脚。
娄逊之解放之前经常往返于京港之间,再加上他对于三次涌港潮的解读,他敏锐地把目光放在了地产上。
对于父亲花好大的价钱买下许多很不起眼的土地,娄晓娥心有不甘,她不止一次劝父亲把土地变现,然后开一些实业工厂。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建一些简单的楼房,租给同样逃来的人去住。
对于女儿的经济目光,娄逊之知道是时候改变她的故旧思维了。因此,他花了大价钱,把女儿送进大学里去旁听。
进入到八十年代,娄逊之所买下的所有地产都纷纷大幅升值,这时候娄晓娥才明白父亲的苦心和独到的眼光。
————
娄晓娥在大学里认识了不少的青年才俊,她才三十岁,再加上从小娇生细养,所以她看起来仍然很美丽,于是有不少人来追求她。
娄晓娥经历过一次婚姻,所以在她有选择的时候,她变得很谨慎,她不敢再轻易谈及婚姻。
最后,娄晓娥选择了一位教师。而且是一位比她大十岁的男人。
他经历了丧妻的苦痛,所以对自己的小娇妻很宠。他虽然没有什么经商的能力,可是他总是默默地支持着妻子。
娄晓娥对于这份迟来的爱也很珍惜,她虽然不再像以前那样软弱,可是她对于丈夫的理解和珍惜也足够抵得上他的爱。
可惜,她新的丈夫也是一个有生育缺陷的男人,她没有嫌弃,仍然坚守着这份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