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来一张《惨痛的战争》!”
“我要两张!”
“什么?没有了?下一场也可以。”
“没问题,我可以等…”
“…………”
《惨痛的战争》火了,真的火了!!
从上午的无人问津,到下午的票房炸裂,不过也仅用了五个小时而已。
当各个影院的电话打到邹纹怀的办公室,这位曾经捧出李小龙的老电影人,不禁两眼一懵逼失去思考的能力。
在邹纹怀看来,不就是一部混剪的资料片,这部电影有什么稀奇的?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觉得不稀奇,是因为他是嘉禾的老板,早早就看过很多二战的资料片,而香江绝大多数人都是没有看过的,尤其是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恢弘的“大制作”。
距离二战,已经过去许久。
亲眼目睹过战争的,如今也已匆匆老去。
然而,作为电影票房最有贡献力的年轻一代,他们并没有亲眼目睹过战争的惨烈,从《惨痛的战争》看到的场景才会令他们如此惊叹,甚至不惜二刷、三刷一遍遍观看。
截止当日营业结束,《惨痛的战争》首日斩获十三万票房收入,这个数字极大的刺激到了知晓这部电影内部的所有人。
因为,这部《惨痛的战争》,完全就是由各个资料片混剪而成,制片成本恐怕连五万港币都不到,能有十三万票房已经算是大赚。
十三万!!
这部低成本,连演员都没有,甚至连推广都不需要的作品,居然能够一天之内斩获十三万票房,这让邹纹怀不得不怀疑人生,拍出那些费时费力的电影有什么意义?
但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
《惨痛的战争》的成功,是具有先天条件的,完全没有复制的可能。
因为这股浪潮一过,战争资料片混剪就不新鲜了,只有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能品尝到它的鲜美。
与此同时,所谓的海外发行权,现在看来就是个笑话。
即使没有这部《惨痛的战争》,嘉禾也可以自己混剪出一个《痛苦的战争》,以及《悲催的战争》,完全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当然,现在有了这部《惨痛的战争》的海外发行权,也就完全没有混剪其它资料片海外上映的意义,直接用这部就好了。
看来,早在签订合同之前,这笔买卖就已经被那个小鬼算计到了这点。
并且在签订合同之际,那个小鬼居然附加一条:在《惨痛的战争》上映之际,嘉禾不得混剪出战争片恶意冲击拍片。
也就是说,嘉禾不能在《惨痛的战争》上映之际,临时抱佛脚混剪出一部差不多的战争片与《惨痛的战争》打擂台。
被一个小鬼算计了,邹纹怀多少有些郁闷,可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
敢于天下先者,必然要考虑的面面俱到,况且嘉禾也因此获得盈利。
在全香江没有一部电影敢这样拍时,《惨痛的战争》不惜背上沉重的保底费发行,甚至舍得庞大的海外发行权借此机会。
这种有舍有得孤注一掷的勇气,仿佛让邹纹怀看到了当初判出邵氏的自己和李小龙。
那时的嘉禾,多么意气风发。
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