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我父刘玄德 > 第465章 攻占竟陵(第1页)

第465章 攻占竟陵(第1页)

第465章攻占竟陵

孙策心中清楚,本来不起眼的乐乡在刘封的计划中,一下子变得重要了起来。可即便如此,却改变不了乐乡城墙低矮,没有护城河,地处平原,易攻难守等缺陷。

可他却毅然决然地毛遂自荐,主动请缨去镇守乐乡。

孙策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一方面是渴望借此机会立下赫赫战功,证明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更是为了保住麾下这数千孙坚旧部。

在乱世之中,只有立下功劳,才能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站稳脚跟,而这数千孙坚旧部,就是自己建功立业的根基。

前些年如果没有袁术归还的父亲旧部,又何来自己一年之内横扫江东的大势。

经过这一年多与刘封的频繁接触,孙策对这位主公已经有了一个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刘封目光幽长,志向高远,格局宏大,心胸更是远常人。

在孙策眼中,刘封绝非那种心胸狭隘、嫉贤妒能之人,他甚至觉得刘封并不在意自己立下功劳,反而颇有一些鼓励的意味,而且也从来不忌惮使用自己。

就以之前出使临湘的经历,更是让孙策坚定了自己的这一想法。

正是这份信任与认知,促使他下定决心,毫不犹豫地接下了乐乡这个看似棘手的烫手山芋。

太史慈和赵云听闻孙策的自荐后,两人对视了一眼,眼神之中都流露出一丝赞同之意。

两人心中都倾向于同意孙策的请求,不约而同的都觉得孙策正是当下的最优人选。

毕竟,孙策麾下的那四千老卒,可都是孙坚昔日的旧部,这些人久经沙场,战力不俗,又有孙策领导指挥,战力和忠诚都值得信赖。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在名义上都隶属于临湘城的张羡,即便在战斗中有所损失,他们也不会太过心疼。而若是这些人能够立下战功,刘封向来大方,自然也绝不会吝啬封赏。

太史慈心中稍作权衡,便当即点头应允道:“好,伯符有此雄心壮志,我自当愿意成全你的一番心意。”

他微微沉吟,斟酌了片刻后,缓缓说道:“你部这四千人皆是荆南壮士,大部深谙水性,擅长操舟弄船,在水上往来如履平地。既然如此,我额外调配皮甲五百套,长短兵军械三千件,弓弩两百张,箭矢五万支,最后再调拨战舰一百艘,运船五十艘给你。如此安排,你可满意?”

孙策听闻,心中暗自盘算,前面的这些军械物资,无疑能够极大地增强自己所部的战力,让他们在战场上更具优势;而后面的战舰,则为自己在面临危险时提供了一条退路,保证了在关键时刻可以从容地走水路撤退。

从这些安排中,孙策深切地感受到太史慈完全没有一丝一毫想要将他当成炮灰的想法,心中更增感激之念。他当即跪地,行了一个大礼,感激地说道:“承蒙主公和将军不弃,策必当以死相报。但有策在,乐乡就绝不会落入敌手。”

太史慈见状,连忙起身,快步走到孙策身边,双手将他搀扶起来,语重心长地说道:“伯符何出此言。乐乡固然重要,但又怎能比得过你的安危。主公来信之中,也曾特意叮嘱,不可死守乐乡。我又怎么能为了乐乡而舍弃你的性命呢?若是如此,我又何必特意安排船只给你?乐乡若能守得住,就请伯符为我守之;若势不可守,还请伯符务必保全自身,切不可轻身犯险。”

孙策听了太史慈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心中又是感激又是激动。

太史慈则亲自将他送回席中,两人之间的情谊似乎又增进了几分。

乐乡的防守问题一旦解决,后续诸事的安排便如拨云见日,变得简单明了起来。

公安一地,依旧交由许定所部驻扎镇守。

赵云所部这边,留下许定率领剩余部众驻扎江陵城,董袭则领兵驻守津乡,居中支援,其余主力部队则全部踏上东归之路。

不过赵云和许定所部在此也只是暂时驻扎,待周瑜成功攻下夏口之后,便会即刻率领主力部队西进,前来进行换防。

周瑜所部在中前期经历了多场激烈大战,还成功攻取了极为坚固的要塞夏口。

虽说大军整体损失不算太过惨重,但连续征战之下,将士们早已疲惫不堪。正好借着此次换防的契机,让他们驻扎在江陵,好好休整一番。

同时,江陵城对岸还有蒯越所率领的重兵集团,需要时刻留意看管。

以周瑜的卓越才能,再加上江陵所部的雄厚兵力,即便蒯越主动起进攻,他们也定能从容应对,不仅不会落下风,胜算更是远对面。

兵力的调度过程十分顺利。

孙策带着三千民夫抵达乐乡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加固城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