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芳芳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顿时想骂人。
孙解放赶忙把明杭生拉出去。
雨过天晴,等田间地头都种满庄稼,知青们又帮叶榛家把村里分给她叔的宅基地种上红薯,叶榛就和她小姑帮知青种红薯和土豆。
红薯苗是队里分给叶榛家的,土豆是叶榛家自个留的。
等男女两处知青点里里外外都种的满满当当,大部分社员也都闲下来,估计大队长不忙了,孙解放叫上陈菀菀俩人一起去大队长家拜访。
孙解放、明杭生等人如果是去年那些天天闹革命的知青,大队长不敢叫他们当老师。经过这段时间相处,大队长对他们很放心。
至于知青内部矛盾,两口子还打架呢,何况非亲非故的知青们。再说了,这些知青最大的十九,最小的才十七岁,一个个稳的跟老头老太太似的才奇怪。
再说老头老太太闲的时候也没少闹矛盾。
以前这里穷,自打兵团把荒地沼泽改成良田,这里比关中很多地区富裕多了。再加两个老师,村小才八个老师,大队长寻思着上面会同意。就算需要政府给补贴,一年下来也没多少钱。一个人三十六块钱,也就城里工人一个半月工资。
大队长有把握这事能成,可是万一呢?大队长啥也没承诺,让孙解放和陈菀菀先回去等消息。第二天去镇收购站送货,大队长开车,顺便去一趟镇革委会。
大队长提出加的两名老师正是孙解放和赵小四。二人的父母都是无产阶级,家中兄弟姐妹多,家庭困难,又是首都来的知青,根正苗红,革委会主任当场便同意此事。
大队长回去就把这事告诉孙解放。孙解放顿时激动地不知如何是好,握住他的手一个劲道谢。
叶榛的爷爷推着自行车到知青点门口正好看到这一幕:“出啥事了?”
孙解放有点不好意思,赶忙松开大队长。
大队长笑着说:“好事!榛儿也知道,回头你问她。”
孙解放等人心里没底,去大队长家拜访前征求过叶榛的意见。当时正好周末,叶爷爷在家。老叶闻言道:“我知道什么事了。是不是上面同意咱们村小再加两名老师?”
大队长点头:“你来这儿,是有啥事吧?”
老叶不禁懊恼:“瞧我这记性,差点忘了。今天邮局来了一个大包裹,收件人是明杭生。是不是明杭生家给他寄的什么东西?”
明杭生从屋里出来:“这么快?多大?”
老叶比划一下:“两大箱子,感觉有一百来斤。”
“这么多?”明杭生诧异,朝大队长看去,“可能要用一下队里的拖拉机。”
大队长见他好像有点不好意思,笑道:“又不是啥大事。啥时候用?”
老叶:“下午吧。这个时候去大伙儿都回家吃饭去了,没人帮你抬上车。”
大队长问:“还要人抬?那回头,小孙,你跟小明一块去。”
孙解放点点头,忽然想到拖拉机是生产队的宝,以免遇到点什么事社员们误会,“那条路我们只走过一次,不太熟,要不让叶榛跟我们一起?”
老叶下意识想说他下午去邮局,可以跟他们一块。然而没等他开口,大队长点头:“榛儿在家没事,叫她跟你们一起。”
老叶陡然想起儿媳妇的话,让孩子多出去走走。
“下午几点?”老叶问。
明杭生:“午饭后吧。”
老叶点点头表示知道,推着车子到家就告诉叶榛下午陪俩知青去邮局拉东西。
叶榛闻言眼中一亮。老叶人老眼不花,看得一清二楚:“榛儿,你知道明杭生的家人给他寄的啥啊?”
“回头你就知道了。”叶榛心情好,难得有心思卖关子。
老叶见状仿佛看到了两年前的大孙女,笑着说:“好,那我就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