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小妹被放在旧摇篮里,窝头个头高,毫不费力就能看到。猪崽就矮了点儿,踮着脚尖扒着摇篮边往里头看。
“她跟你长得很像。”窝头评价道。
“嗯!”
“你是猪妹,她就是猪小妹。”
“好!”
“要是你娘下回再生一个,就是猪小小妹。”
杨冬燕:……
小杨氏:……
不,不要了,就算不重男轻女好了,家里有俩胖猪崽就够了,真的不需要再来第三个了。
事不过三懂不懂?
尤其想起小杨氏她娘当年的表现,杨冬燕真心觉得,再来几头小猪崽,她嫂子得少活好几年。
“娘,娘你跟我娘家那头说过了吗?”显然,小杨氏也想起来了。
“说了吧,我让萝卜他爹帮忙去接的窝头,也让他跟亲家母说了一声……”杨冬燕扭头看窝头,“说了吗?”
窝头先是点头,然后飞快的摇头。
杨冬燕看得一头雾水:“到底说没说啊?你这啥意思啊?”
“说了二婶生娃娃了,没说生的是猪小妹啊!”
这不废话吗?萝卜他爹出门那会儿,小杨氏还没生出来呢!
“说过就行了,横竖秋收都结束了,等
你娘得空了肯定会跑一趟的。”顿了顿,杨冬燕想起来了,这不是有窝头在吗?遂又对窝头吩咐道,“你明个儿去上学,记得跑一趟杨家,就说……”
“说二婶生了个猪小妹?”
杨冬燕可疑的沉默了,她觉得她嫂子可能要疯。不过,考虑到就算告诉她嫂子生的是女娃娃,该疯还得疯,所以就无所谓了。
在心里给娘家嫂子点了蜡,杨冬燕轰俩孩子去堂屋等饭吃。
这就提醒了小杨氏。
“我呢我呢?我的晚饭呢?晚饭吃啥啊?”
“鸡蛋和小米粥。”杨冬燕笑眯眯的回答道,“娃儿生好了,你接下来别想吃肉。咱们家就算炖了鸡,也是大家吃肉你喝汤!”
小杨氏一脸的生无可恋。
都这么晚了,炖鸡肯定不现实,好在家里吃得多,除了给小杨氏煮的小米粥外,其他人要么也喝粥,要么就吃面条,加上提前准备的肉燥,味道相当得好。
第二天,二牛就带着满脸的喜气,赶着牛车带着堂兄弟们出发了。
临走前他还告诉杨冬燕,要是生意不忙的话,他哥应该会回家一趟。杨冬燕半点儿都不带思念儿子的,大手一挥,说不回来也成,横竖过年前肯定是要回家的。
就因为她这句话,大牛之后没回家,一直到腊月二十,才晃晃悠悠的往家里赶。
赶着三辆牛车,带着一群人并一大车的年货,浩浩荡荡的回家了。
其实这一年,大牛二牛还是很辛苦的,做牲口买卖是既需要动脑子更需要卖力气。就算后来请了小工,可他俩又不是那种会抱着胳膊看着别人干活的人,因此该吃的苦一点儿也没少吃。
好在,因为请的都是自家的堂兄弟,又是答应了包吃包住的。
住倒是无所谓,一家子的兄弟住长条炕就成了,只要别冻着,大家对住的需求是很低很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