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力场的研究艰难无比,而且还蕴含巨大的风险。
现在只有张硕能够对于实验变化做出决策,哪怕就只是增加强度,也必须由张硕来做决定,其他人的意见甚至都不重要。
张硕继续说着,“我们不了解其中蕴含的机制,但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来研究这种变化。”
“主动研究,主动实验,再对比原来的实验,看差异问题……”
张硕连续说了一大堆,就只是解释原理。
廖振宇有些忍不住开口道,“张院士,你就直接说吧,怎么去实验!”
其他人都没说话,但眼神里透露的意思也差不多。
张硕笑道,“不要着急。”
“在实验变化上大家可以一起讨论,我只是有些想法,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我考虑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添加其他衰变元素的方式去影响实验。”
“比如,氚元素,或者特定条件下可以表现出放射性的氦-3。”
“在高温、强磁的环境下,其他带有放射性的轻原子衰变,一定会影响到实验,尤其是混乱力场的表现。”
“这种影响可能会很轻微,甚至轻微到完全检测不到,但也有可能影响很大……”
“另外,就是增加强度,外在磁场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制造子的密度,看是否有影响……”
国际合作组的学者,豪森-贝尔加德,忽然开口道,“张硕院士,增加强度会不会增加实验的危险性?”
张硕转头看了过去。
于飞马上帮着介绍了一下,豪森-贝尔加德是国际合作组表现很突出的学者,他是一名比-利时的理论物理学家,带队参与过核子组织的实验研究。
另外,他对于源点论的研究很深入,表过几篇强力、引力以及电磁力关联研究的论文,得到了物理界极高的评价。
尤其是对于引力和电磁力的关联研究,他做了很多精细的计算分析,帮助根特大学的强磁团队攻破了引力制造技术的壁障,使得其实验制造出o。39倍率的地球引力。
根特大学的强磁团队,也凭此一跃成为了‘掌握国际最高端引力技术’的团队之一。
这绝对是非常了不起的。
国际上有很多团队都专注于‘引力技术’的研究,根特大学的强磁团队根本名不见传,不管是经费还是人才都远远落后,结果却掌握了‘除国内外最高端的引力技术’,可见贝尔加德的研究有多么重要。
于飞的介绍都满是赞赏。
张硕也听过贝尔加德的名字,他和贝尔加德握了下手,解释道,“混乱力场设备有安全防护,主设备内部也有针对强力穿透现象的防护。”
“从数据上来说,强度增加不过三倍就不会有风险。”
“我们的粒子对撞机性能……”
他说着摇了摇头。
吴建宁等人听着有点尴尬,但张硕说的就是事实,子数量增加的方式最直接的就是增加粒子对撞的强度。
粒子对撞强度上限,取决于粒子对撞机的性能。
高能所的粒子对撞机是在3o年多前制造的,性能上早就被淘汰了,混乱力场的实验要求不高,暂时还能跟上,但若是想大幅度提升子数量也不可能。
以现在的强度需求来看,最多再提升一倍就达到了粒子对撞机的极限。
其他国际学者倒是没在意粒子对撞机的性能,因为性能就摆在那里,在意不在意都不会改变。
好多人都开始期待新的实验基地。
混乱力场研究项目计划已经启动,新基地也在建造中,大型粒子对撞机就是重中之重。
虽然建造的度很快,但大型粒子对撞机需求太高,包括技术、材料、设备等等,要完成至少还需要一年以上,慢一些也许就要两年,甚至更长一些。……
在接待室里,张硕简单说了实验问题。
之后就是召开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