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从JF11到HF14
得益于这个世界的航空技术起步更早,而且更早的在世界大战当中崭露头角,因此航空兵也更早的为世界各国所重视,不仅比历史上得到了更多的资金投入,而且无论是大明还是其他国家,都更早的由小作坊式的开发和制造模式转变到了更合理更现代化的设计局和专业航空制造企业的发展方式。
尤其是伴随着30年代开始民用航空业的蓬勃发展,军用航空和民用航空技术之间互相成就,相辅相成,航空业的发展相比另一个时空可谓是快马加鞭。
伴随着人类从“电风扇”过渡到最初的“电吹风”时代之后,人类对于飞行器的期望就使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飞行高度,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不仅贯彻于奥运会,也同样贯彻于人类对于机械设备的需求。
在40年代初的时候,成都希德航空公司就成功制造出了一款使用火箭动力的飞机,最初这款飞机只不过是想测试火箭发动机作为要地防空飞机动力在加速性上的表现,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在第3次试飞的时候,试飞员就驾驶着这架飞机突破了音障,由于当时的气动水平受限于风洞的限制,这架飞机在超越音速之后机翼发生了严重的震颤,险些在空中发生解体,不过好在飞行员迅速把速度降了下来,并且安全的把飞机开回了机场。
虽然这只不过是一次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但是这种意外也来自于此前一系列飞机对于速度的不懈追求,随着在次年首个超音速风洞投入使用之后,经过修改之后的“一号工程”成功的完成了完全可控的超音速飞行测试,成功的为人类打开了超音速飞行的时代。
由于在螺旋桨飞机时代,螺旋桨飞机的机动性是否优秀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取决于这些飞机的速度和爬升能力,马力更大,飞得更快的螺旋桨飞机往往在空中交战的过程当中握有优势,这个时代的设计师们对于飞机机动性的认识,简单的受到这些直观的反馈——只要飞机能够飞得更快,总是能够提高机动性的。
因此在40年代中期到40年代末开始进入服役的第1代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列装之后,明军这边也迫切的希望能够把超音速验证机的技术用在作战飞机上。
因此在50年底,世界上第1款超音速战斗机列装入役,大明的第1款超音速战斗机看起来很像是五爷,只不过五爷在人民空军负责丢火箭弹甩炸弹舔地,在大明这里则是作为一款正儿八经的制空战斗机。
采用两侧进气的J50战斗机拥有相对不错的飞行性能,最早的型号在机头和翼根处一共有4门30毫米机关炮,火力上可以说空前强大,后来的型号将机头的两门30毫米机关炮拆除并且安装了搜索雷达,具备了全天候作战能力的同时,也为后续能够搭载早期的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只不过J50无论是飞行性能还是体型,对于空军来说都只能说是解决有无问题距离满意相差甚远,尤其是大明更是一个幅员空前辽阔的大国,这种规格的轻型战术飞机是绝对无法满足空军的全部作战需求的。
在接下来的差不多10年当中,迈入超音速时代之后的人类航空业就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不仅飞机的飞行速度迈入了两马赫的大关,而且飞机的体型也有了相当大的提升,毕竟各国都越来越追求更远距离的交战,导弹被认为是空战当中的制胜法宝,而在这个时代想要搭载一套可以引导导弹进行超视距攻击的雷达以及火控设备,再挂载上几枚中距空空导弹的话,飞机的体型就小不了。
因此到了50年代末,第3代战斗机就开始粉墨登场了,这些战斗机在保持了第2代超音速战斗机普遍能够达到的两马赫飞行速度的同时拥有更远的航程和更复杂的电子设备,这些第三代战斗机当中重型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已经超过25吨,中型战斗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也普遍至少在15吨以上。
同时在美洲战争以及非洲和中东地区的武装冲突当中,此前的第2代战斗机过度追求飞行速度和高度的设计思路,已经被证明是在瘸腿走路,尤其是大明和安联的第2代战斗机当中都有典型的“火箭机”,当然这个可并不是什么赞美之词,这是形容这种飞机飞起来就像火箭一样除了快之外难以转弯和移动。
在这些三代机的身上,基本上开始普遍配备有包括前缘襟翼、一些比较原始的边条翼在内的方法来增加飞机的升力和操控性,并且通过这些手段获得更好的飞行性能,其亚音速阶段的飞行性能尤其是在低空飞行时的操控性比起之前有显著提升。
而且在这些第三代战斗机当中,一些轻型前线战斗机已经开始向亚因素方向机动性进行专门的优化,比如J60轻型战斗机,这种装备了一台WP13涡喷发动机的前线战斗机在这台军用推力4。9吨、加力推力7。8吨的发动机的驱动下,配合比较原始的边条翼和,后略角度并不大的机翼,简直堪称F20虎鲨青春版,虽然没有超视距空战能力,但是拥有相当出色的格斗能力,因此不光列装大明空军,而且还广泛装备其他北约成员国同时出口到世界其他国家。
有追求亚因素的,自然也有追求超音速的,JF25截击机就是其中的典范,这款和CF105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重型截击机空重已经达到了22吨,最大起飞重量有32吨,其装备的WP15涡轮喷气引擎性能之优秀,甚至在之后早期的涡扇发动机列装之后由于可靠性和推力并没有完全达到空军的预期,空军准备在4代机上面继续装备WP15。
毕竟,这是一台采用了大量钛合金构件、发动机推重比达到6。75,最大推力能够达到骇人的116千牛的怪物。
如果这个数据大家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的话。
F14的TF30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111千牛,推重比6;
英国鬼怪的斯贝最大加力推力91千牛,推动比5。05。
靠着这台优秀到有些超越这个时代的超级涡喷发动机,JF25完成了一系列的飞行记录,并且成为了唯一列装部队的双三截击机,由于飞机内部空间足够大而且为了极端的减阻飞行,JF25还设计了一个可以容纳,4枚中距空空导弹或者三枚远程空空导弹的弹仓,当然这个时代的飞机涉及弹仓,当然不是为了隐身能力,而是为了追求极致的速度毕竟再快的飞机挂满了导弹之后,也绝对飞不出自己的最大速度,米格25想要飞到三马赫的话不仅要冒着发动机烧毁的风险,而且自己自身也不能携带任何导弹,而JF25是真正可以带弹飞行三马赫的飞机,而且可以保持1。3马赫的超音速巡航。
但是无论是J60还是JF25,这两款飞机一个适应在亚因素的状况下和别人进行格斗,而另一个则适应在超音速的状况下进行截击,虽然各司其职,但是设计人员本能的想要综合两种不同思路的优点,他们希望能够设计出一款真正的全能飞机,他们希望这种飞机的机翼可以在飞行的过程当中改变后掠角度,在需要进行亚音速飞行的时候,将后掠角度减小以提升飞机升力,在需要超音速飞行的时候将后略角度增大。
而这样的玩意,MNSA还真的制造过一架样机,这种被称为VG翼的可变后掠翼结构可以改变一架飞机在亚音速阶段和超音速阶段的升阻比,并且被率先投入到了空军和JF25同期的JF11战斗轰炸机项目。
JF11战斗轰炸机在一开始被寄予了厚望,在这架飞机之前,大明事实上并没有开发过专用的多用途飞机,毕竟在过去大明空军看来除了专用的攻击机之外,没有必要专门开发一款兼顾空战和对地攻击的多用途飞机,因为大明的战斗机能够当草履虫这是有优良传统的,螺旋桨时代战斗机就经常能够挂着500磅甚至1000磅到处丢,进入喷气时代就更是如此了。
不过这一次,借助着VG翼,大明空军准备打造一款真正的全能战斗机,然而当JF11被研制出来之后,这款飞机的空战能力饱受诟病,主要原因自然是因为飞机的重量实在是太重了,空重和JF25差不多,都是22吨但是最大起飞重量足足有45吨以上,即便在不挂在任何对地武器的情况下,这架飞机的机动性都不是很好,毕竟为了节约油耗而采用的首款WS6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油耗虽然下去了,但是最大推力也只有115千牛,推重比更是刚刚摸到6的门槛。
换句话说丫的就是一个大明版的掏粪30。
但是,JF11装备了相当强大的1090雷达,取决于目标的大小,可截获120到300千米内的空中目标,可以同时跟踪从超低空到30000米高空及不同距离之内的24个目标,攻击其中的6个目标。
这种强大的平板缝隙雷达搭配着全新开发的凤凰远程空空导弹,让JF11事实上成为大明空军除了JF25之外截击能力最强的飞机。
这是相比于雷达和导弹,还有JF11本身的空战能力,JF11真正名扬天下,而且在之后的几十年当中宝刀不老的根本则是其空前强大的打击能力。
不开玩笑的说,这玩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当做一架双人战略轰炸机来使用的,携带四吨打击载荷以及28100升燃油的情况下,JF11选择高-低-低-高的飞行剖面,作战半径依然可以达到恐怖的4435海里,折合8213公里,巡航速度455节,折合843公里小时,而完成以上的飞行作战任务,大概需要12。5个小时。
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字,而且更可怕的是在最大2。5马赫的飞行速度下,JF11靠着VG翼可以获得高达6。5的升阻比。
这样的飞行性能甚至都超出了设计师自己的资料,对面的安联自己同样也有可变后掠翼的作战飞机,其飞行性能在安联那边已经算得上是相对出类拔萃的了,虽然由于安联那边的可变后掠也需要飞行员自己手动操作调节,驾驶起来对于飞行员的素质要求更高,但是在老手的手里P23战斗机绝对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对手。
可是P23在和JF11相同环境下,在不外挂副油箱的情况下最大航程只有区区1500公里出头,挂上三个副油箱之后的航程也就增加到2400公里左右,虽然这也有P23战斗机的体型相对比较小,最大起飞重量也不超过19吨的原因在内,但是很显然双方的设计水准并不是一个水平上的。
而随着JF11项目取得成功,海军同样看上了这款空军开发的战斗机,他们希望在这款飞机的基础上开发一款代号HF14的飞机项目,毕竟1090雷达搭配凤凰导弹组成的武器系统,对于海军来说**力实在是太大了。
有了这个玩意就可以极大的拓展航母编队的防空圈,安联手中海军航空兵装备的那些大量的轰炸机,在这种武器系统面前简直就是待人宰割的鱼腩。
可是这么好的飞机,在航母上进行测试的时候很快就发现了一个最直接的问题——这玩意只装上一点内油重量就超过了航母上最大安全降落重量的规定范畴,如果强行让这玩意上舰的话,那么对于甲板和拦阻网来说都将会是一项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