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中的李商隐,手中仍紧紧地攥着一个什么东西。温歧细细地将他的手指掰开,看见里面是一条淡紫色的衣带。
那一条衣带,似被什么浸湿了,在黑暗中安静地蜷成一个结,再无可解-
绢帛]
离亭赋得折杨柳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没有人知道诗人在什么境况中写下此诗,我却宁愿相信,此诗作于诗人早年一个下着雨的春日。
行者与送者在长亭告别,想凭薄酒暂消愁绪,说着安慰的话,却愈发觉得愁极无绪。
人如柳树,柳树如人,愁损了眉,念瘦了腰,却还是逃不过分离,还是无力排遣离愁。
生离如同死别一样痛苦。一切的相聚都是苦短的,唯有分离永恒-
倒影]
起风了,凉。
柳絮飞进了长亭,跌入酒杯,化成蒙蒙的一片。而酒杯中倒映的那点残烛,也终于支离破碎。
你说,天亮了。
我走到窗边,看见太阳正从浮云边上慢慢地探出头来。天地间渐渐明亮起来,河岸的柳树也蒙上了一层淡金色的光辉。在清晨微凉的风中,柳枝柔柔地摆动,让人想起河底轻摇的水草。河流折射着细碎的光芒,似揉了一片碎金在内。这是很美丽的景象,却告诉我们,我们即将分离。
你说,喝完这一杯酒吧。
我曾经以为,酒能让我暂时忘却离愁。可是当冰凉的液体流入喉咙,当四周的一切变得模糊,你的样子在我脑海中却更加清晰。柳叶一般的眉,柳枝一般柔弱的身姿,像那堤岸上随风摆动的柳树,渐渐摇落的,皆是忘不了抹不掉的离愁。
即使是最不解人意的春风,也知道小心翼翼地吹拂柳树,不让自己一时错手折损了它。可是无情的人,却要无心攀折,容不得这本来已经很短暂的美丽。
有些东西逝去了,便不再回来。相聚苦短,分离却长如永恒。
喝下这一杯酒吧,趁着晨光我将启程。无论多么依依不舍,分离的时刻还是会到来……只有分离。我们将分开直到命运的终点,我们将离别直到死亡来临……没有任何人能够幸免。
明年春天,柳叶仍会茂密,却不再是今年这一株;很久以后,我或许会回来,却再也见不到此时的你。
卷三
留得枯荷听雨声
“还会再见面吗?”
太和八年立春那一天,在长安城郊的长亭内,温歧这样问李商隐。
两个二十二岁的少年,穿着远行的常服,喝着浊酒作别。
仿佛是为了应景般,天也下起雨来。雨水丝丝缕缕地打在长亭外的柳枝上,打出一树的离愁。开朗如温歧,也似受了这离愁的感染,变得沉默起来。好半天说出句话,却是问李商隐会不会再见面。
会不会再见面,李商隐也不知道。一个去东,一个去南,相隔的距离,一只鸟儿也要飞上三天三夜才能飞到。这世界似大似小,人与人之间若即若离,也许不久以后便会在街头碰到,也许终生都要错过了。
所以他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举起杯来,与温歧碰杯,然后仰面饮尽。不知道从几时开始,他已不再忌惮酒精的味道,正如同不知道从几时开始,他已习惯明日不知流落何处的生活。
他将去兖州,任表叔崔戎的幕府。也许是一条坦途的开头,也许只是人生无数流离无果中的又一桩而已。
雨渐渐停了,他们在湿冷的空气中告别,背起行囊,前往各自的远方。临别时,温歧看着李商隐,张开双唇欲言又止。
等到李商隐转过身去,温歧终于叫住他,轻声却诚恳地说:“原谅我。”
李商隐一愣,随即明白他所言何事。他轻轻一笑,摆摆手,又指着自己的心说:
“已经不痛了。”
他没有骗温歧。是真的已经不痛了。尽管他仍会有意无意地打听柳枝的下落,尽管午夜梦回时,他仍会想起她期盼的眼神、发红的双颊,可是柳枝对于他来说,只是肩上那转瞬即逝的蝴蝶,是美丽的、感伤的,甚至难忘的,可是捉不到、摸不着,连共同的回忆都几乎没有的过往,又能令人沉醉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