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一枚枚铁弹如同陨石一般降落在清军军阵中,巨大的动能碰之,轻则重伤,重则粉身碎骨。不少清军捂着残肢断臂在地上哀嚎不止。“啊!!!!”“小六子,给俺一刀,疼的受不了!”“给我来个痛快的!!”受伤的清军一边翻滚挣扎,一边对吓得不知所措的同伴苦苦哀求。清军的军阵在经历几轮炮击过后有所松散,被汉军挤压的摇摇欲坠。赵成武用单筒望远镜看的分明,对身边的刘大海道:“看见了没,清军阵型已经散乱,他们输了!”刘大海身为刑部尚书,却随御驾亲征,自然是简在帝心,闻言立马附和道:“陛下英明神武,神机妙算,清军自然是不敌的。”赵成武听了哈哈大笑,很满意这个家伙的机敏,也不说破,头也不回,道:“时代变了!清军骑射双绝,却需要从小就练习才能成为合格的骑兵,而我一个火铳兵,只需要从地里随便拉来一个农民,训练三个月就能成为一个兵,今日,我就要以堂堂正正之兵,压过去!”赵成武说罢,恢复了一下激动,往下看去。在汉军军阵后方,神机营五千火铳兵以及三千长林营火铳兵,共计八千人,由何必胜统帅,他们被赵成武当成了战略预备队。他们!将会是清军的梦魇!刘大海恭恭敬敬回答道:“陛下英明,麾下名将辈出,真是我大汉之福。”赵成武得意点头,看了一眼刘大海一身红袍子,把目光看向了战场。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多少人身负才华却泯然众人矣!自古皇帝难出,只要有皇帝,治国的文武,一个县就能给你配齐,历朝历代开国将相,几乎都是扎堆的老乡。这也是作为后来人穿越过来的底气所在,这个天下从来不缺乏办事的人,贤臣不贤臣,还不是他说了算。李忠义、何必胜、赵忠信、戚显宗、伊先民、何一德、徐从武等将领能名声在外,不都因为他当了皇帝,才能青史留名?赵成武示意传令兵,令旗挥舞,那边何必胜收到指示,手中钢刀一扬,大喝道:“火铳兵,出击!”火铳兵排列着整齐的队列,踩着荒废农田里的杂草,如同浪潮一般,向着前方迈动坚定的步伐。“汉军派援军了!”斥候却骑着马,来到观楼下,大声禀报敌军援军增援。广阔的战场一望无际,到处是汹涌的人潮,一众清军将领没有单筒望远镜,站在观楼上只能看见眼前一千步左右的情形。多尔衮通过望远镜早早看见,扭头对众将道:“绿营兵、阿哈不是汉军的对手,哈什屯,集结兵马,全军出击!破阵擒龙!”豪格也好、满达海也好,所有人目光看向哈什屯,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随努尔哈赤横扫辽东的猛兽。“喳!”哈什屯衰老浑浊的目光里闪过一丝怀念。四十多年了吧!就让我这副老骨头,再为大清立下不世之功吧!那可是擒龙之功!!自从攻打济南开始,清军步卒早就心身俱疲,如今又和远道而来的汉军血拼,不过一个时辰,阵型便松动不支。好在有军令传来,命步军中间两个方阵向两边移动,一些绿营、阿哈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一股巨大的震动从脚上传来……对面的汉军也是诧异的看着,前方清军突然向两边散开,露出一块巨大的缺口缝隙,那是……骑兵群!!数以万计的骑兵犹如一座座移动的铁塔般疾驰,马蹄踩在碎尸堆里,发出沉闷的震动声。一旁的刘大海哪怕不懂军事,也知道方面的汉军步卒岌岌可危,双眼欲裂,道:“陛下!!快快命步卒退开,让火铳兵顶上去!”赵成武摇了摇头,面色不变,风轻云淡道:“不能退,他们的使命就是拖住清军的马速!”刘大海惊愕的看张赵成武,他从来没有这么大胆过,敢直视天颜。仿佛感受到他的目光,赵成武淡淡道:“刘爱卿,你是文人,你不懂,战事风云诡异,我们能做的就只有取舍,用一万廉价的步卒,换两万从小骑马长大的骑兵,他们的牺牲有价值!”刘大海低下头,现在他似乎明白书上的那句‘一将功成万骨枯’了。赵成武没有下令正在交战的步卒退开,而是传令他们结阵阻挡!清军的马速太快太散,拉开老长的距离,后面的火铳兵排射的话,根本无法对清兵骑兵造成重创。只有让长枪兵列阵阻挡,延迟清军的马速,这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至于己方死伤……如果非要在清军骑兵、汉军长枪步卒之间选一个,毫无疑问,赵成武必然是宁愿牺牲己方步卒,来换清军骑兵的人头,这买卖划算。伊先民站立在人群中,看着冲锋过来的清军骑兵,又迟迟看不到传令兵过来,下达撤退的命令,仿佛明白过来了什么。“陛下,您是真狠啊!!整整一万人,就这么让你给放弃了!”他无声的笑了笑,扬起手中的长柄斩马刀,大喝道:“伢子们!今日伊先民带尔等赴死!”“赴死!!”“愿随老将军赴死!”汉军步卒在层层叠叠的尸堆上,重新架着盾牌,立起长枪,仿佛滚滚长河里的中流砥柱。整整两万大清骑兵发起了冲锋,一列接着一列,如同被风刮起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的冲向前方,那里,是一支心存死志的步军方阵。这场战役打到现在,两边都拿出了最后的底牌,要毕其功于一役!清军这场冲锋,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所有人都看向了带头发起冲锋的那个身影!他是哈什屯!是努尔哈赤起兵的十三副铠甲之一。是努尔哈赤时代,硕果仅存的老将!是那个北掠索伦的哈什屯是西征蒙古的哈什屯是那个随皇太极踏平朝鲜半岛的哈什屯他这一生默默无闻,却战功赫赫。如今,他要擒龙!【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明末之烽火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