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惧而惧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有时候,要感谢那些毫不顾忌你的人。心知肚明的事情就不要拆穿了,别人是不是“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得是“人”。人没有最好的年龄,只有最好的心态。米仁义左拐右拐,来到张学峰在二楼的古玩店。看见张学峰在店里正闲坐着。对张老板说:“倒杯水给我喝,渴坏了,天气真热。”张学峰有30岁左右,现在的面相显得与实际年龄不相般配。过早的苍桑,写满了脸上的无奈。智慧的头发不太多,身高有175厘米左右。微胖,人挺精神,慈眉善目……张学峰是山西临汾人,待人接物有分寸,说话做事一团和气。早期是做古玩古董铲地皮生意,慢慢的做大做强了。然后到北京潘家园开一家古玩店。也算是成功人士了。张学峰是高中生毕业,高考落榜。父母亲想让其留级,继续参加明年的高考。一个农村人,作为“三无”的家庭,“无权、无势、无财”,还有什么出路呢?考取大学,离开农村,也许是父母亲最大的期望……当张学峰看见家徒四壁的土墙草屋。土院墙有的地方也塌了,但还是依然部分“坚挺”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内心就有一种茫然若失,愁胀满腹的“悲哀之感”。这就是家,我的家,生我养我的家,现如今是如此的“贫穷”。张学峰不敢想象,再去留一级的事情。如果没有考上,又“白搭”一年时间。精神上和肉体上受到折磨,暂且不说。自己又何时能“唤媳妇”?这样的家,谁愿意嫁进门呢?基于此考虑,痛定思痛。张学峰没有继续留级参加高考。而是选择在家务农。由于张学峰是高中毕业生,在农村也算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人比较老实,嘴又甜。只要见到长辈,如大叔二叔三婶等只要是长辈,都亲切的先打招呼。在农村里比较活络。虽然这样,只不过都是形式问题或叫礼貌,也即“形而上学”的东西。但人必须活着,生存才是最根本的法则。张学峰注意到,本村的一远房表叔马振亚经常遛村串乡的,很神秘。马振亚整天骑着“环球”牌自行车,早出晚归,好像有来钱的门路,但平时很少在村里看见他。于是张学峰很好奇,找人打听。想知道他到底是干什么的?别人也没有实话,只说些模棱两可的话语。于是,张学峰就问自己的父亲。父亲说:“马振亚这人路子野,听说捣鼓些古董古玩,破碗烂瓷器,还有些过去的钱币啥的?”“他什么都干?这几年也赚了不少钱。”“你看,他家己盖起二层小洋楼,在村里是冒尖户。”“你爷爷与他父亲是老表,但“一表就不亲了”。”“由于是同村,比较熟,但来往不多。”父亲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突然问张学峰,“你问他干啥?”张学峰说:“不干啥,只是好奇。”张学峰没有实说。然后与父亲又闲聊了其他事。最后与父亲打声招呼,说出去转转,就往村外大堰走去。在村外大堰上有一棵大槐树,据说有七百多年历史。张学峰来到树下,倚在树的躯干上。望着树冠,也望着天上的云,看着脚下的地……沉默着……张学峰嘴里叼着一根草,失神的眼睛里有种捉摸不透的东西,模样有点滑稽。但内心却有种膨湃,如“翻江倒海”。因为他一路上大脑没有闲着,在思考,在想,在斗争……脚下的土地已存在成千上万年,有着数不清的历史文物。晋国文化文明曾在历史上,领先时代前进的步伐,无穷的智慧一定伴随有埋葬在地下的文物。为什么脑袋里突然“跳”出来这些知识?是不是父亲刚才讲了马振亚的故事。如何脱离贫困?张学峰不知道,无奈的苦笑了一下。“一无所有”总是如此的让人痛苦和绝望。但年轻人不服输的斗志,又突然升起。我有知识,健康的身体,灵活的头脑……必须面对挑战,不能像“祥林嫂”一样,要挖掘自己的长处。依在大槐树的躯干上,大槐树仿佛给张学峰带来了灵感。脸上一扫悲戚之色,振臂一挥。“我看着我在活着”。就这样干,我就不信一辈子就这样穷下去,一事无成吗?拼,必须拼……路是自己走的,我要成功……老天饿不死“瞎鹰”。人生只有一次,不妨活的大胆一点。遇人不淑,放手就是进步。:()古玩江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