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春迟,哪怕出了正月,仍是一片轻寒料峭。
季蘅喜欢趁着日光熹微之时,饱嗅晓风中类似米汤的清凉味道,很是神怡气爽。
她这个新年,过得甚为宽舒,无所用心,也着实吃胖不少,好在人小年纪轻,本就长着身体,衣裳总会做得宽松些,看上去并不明显,便私地宽宥了那偷偷生长的肉,美其名曰:
愈发丰润均称。
早膳刚吃完大半碗羊肉白菜羹,现下,她又拿着块柿饼,在小镜湖旁的花园溜达。
“秋千是前些天才打结实的,娘子可要仔细了。”
细宝拿手帕擦干净那木板座儿,季蘅才安稳坐下,她开口便问:“阿兄明日启程?”
“是,三郎君明早辰时就动身。您宽心,这一趟先只带了成禄、石康、观杏……特意把卢宽留下,空闲给您扎风筝。”
每到阳春,惠风和煦的时候,季蘅总会择一开阔草地放风筝玩。
而甄宅里,当属卢宽扎得一手好风筝,比街上叫卖的竟还精巧不少,今年早早交代了他,想要青雁和蝴蝶花样式的。
隔了层粗布,季蘅抓着柿饼,正细细咀嚼,声音听起来略含糊:“那谢容允呢?”
坦白讲,她还是有几分忌惮此人的。就比方前些天陪三嫂薛婉说完话,她抄了条近路回繁柯院,走在竹林深处的鹅卵石小道上,忽听见悠扬的笛声,一时好奇,竟就顺着那乐音寻去,直至某堵围墙拦住了她——意识到眼前的正是泰阿阁后厦。
不消猜,这曲定当与借居此处的谢容允有关。
又不禁忆起中秋之夜,此人昭灼的目光,猜忌又神秘,只觉得自己的脸被盯得生疼,几乎要烫出个洞来。
明明是自己家,她想着想着,竟莫名心虚鬼祟地走远了。
“谢先生啊,肯定也要走的,否则也太不合规矩了。”细宝揣测着禀道。
季蘅终于啃完柿饼了,她把裹饼沾了油渍的粗布交给细宝,擦干净嘴,然后一蹬腿,将秋千荡得高高的。
“我已经学会骑马拉弓了,虽说只是软弓,也没有射得很准。”
细宝一听,连忙凑近了探问:“您该不会还想独自外去春猎吧?”
“咄,我哪有这本事,野兔野鸡都还好说,若遇上什么豺狼虎豹的,可就要了大命。”
“是说呢。”
谈不上春猎,顶多算个其乐融融的春游吧。
季蘅想去郊野,架起篝火,和朋友一起聊天、烤肉、喝酒、看星星……若是心情够好,再给他们炫耀一下新学的舞。
她是越想越开心,随口吩咐细宝:“我有些渴了,你帮我取一小盏果汁来。”
“诺。”
又接着自顾自地想:三哥去了邺城,三嫂有孕在身,母亲和二嫂都是不爱操心的人,只要好好糊弄住掌家的霍姨娘——她便是骑着马从城西瞎逛到城东也不打紧。
季蘅不由做起美梦,呜呼乐哉,这段时日就争当天底下最快活自在的古人。
忽然,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抓住了秋千绳。
她失容惊矍,竟是孟觉苦,但也瞬间松了口气:“是你啊,吓我一跳!”
孟觉苦总是副置身事外的淡漠表情,大约这种经历过生死的人,在情绪上都再难有大起大伏。
这会子正低眉望向季蘅,就像微风拂过垂柳丝,他说:“年前你要我帮忙找的书。”
另一只手果然抱着个木匣子。
“噢,我竟差点忘干净了,”季蘅有些不好意思,“你搁在霁风斋就好,何必辛劳亲自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