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回头 > 第13章 结婚2(第1页)

第13章 结婚2(第1页)

秀秀一听装作生气的样子走到爱珍身边一个劲的挠她,爱珍笑的弯下腰去,不住的求饶。看着两个人高兴地样子,云龙感慨地说:“累不要紧,只是我们家都是农村的,家里经济条件差,结婚还拉下来许多的外账,和人家城里人没法比,只要你们不嫌弃我们就知足了。”爱珍走过来坐在云龙的旁边,一本正经的说:“云龙哥,你可不能这样想,爱情是纯洁的,美好的,是不能拿金钱来衡量的,更不能被物质的东西所左右我们的情感。我找对象一定找一个对我好,爱我、宠我、跟我一心一意生活的人,至于他的家庭条件,经济状况,物质财富我都不在乎,我在乎和需要的是两个人天长地久、心心相印、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白头偕老??????”

看着爱珍那种自我陶醉的样子,秀秀笑的直擦眼泪,打岔地说:“好了,醒醒吧,还有多少美好的词语来修饰你未来的爱情故事啊。真是结了婚,有了孩子,每天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就够你忙活的了,还要洗衣做饭照顾孩子,哪有那么多的闲工夫陪着你的夫君浪漫啊,别到时候累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两口子吵架拌嘴就烧了高香了。小丫头片子,到那个时候看你还酸不酸。”爱珍听了一噘嘴,不服气的说:“秀秀一点品味都没有,人家不跟你说了。你就像一个山野村妇,整天着想着家庭琐事、柴米油盐、不浪漫、没情调、没激情,结了婚就像是入了围城一样,慢慢的熬成了黄脸婆,活的没有滋味。”

听着两个人打情骂俏,云龙没有说什么,心里偷偷的一笑:等你们到了那个时候就知道了。爱情是浪漫的、美好的,但需要真情的付出来实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滋润的,也需要辛勤的汗水来浇灌。这两个月的没白没黑的操心劳作,让云龙第一次感到了爱情婚姻、家庭生活所代表的含义,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一切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是辛勤劳动的汗水和付出。

是啊!结婚就是一句话。亲朋好友聚聚,父母操心受累,家人忙里忙外,夫妻拜堂成亲。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庆祝上几天就完成了。婚后父母孩子一合计:多年辛苦所得,几天全部消费,还要欠下许多的外债,对于农村人来说,一辈子的辛劳就是为了两件大事“打墙盖屋娶媳妇。”

云龙从小在困难家庭里长大,对生活的艰辛与劳作深有体会,感悟很深,所以在婚姻大事上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自己是镇政府的机关干部,既要场面又要节约,不能因为自己的婚事给父母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该买的东西一定买上,自己想办法借钱,以后自己再还。能省的坚决不多花一分钱,能自己干活解决的事情自己办,所以在房屋装饰上基本全靠自己完成的,尽管很辛苦,但累并快乐着。

初五的晚上,家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炕头上坐着姥姥笑呵呵的,姨妈们陪着说着话,喜气洋洋。外间里,赵忠军和家里的老少爷们聚在一起安排着明天的分工和任务,忠民、忠平、忠诚、忠训等亲叔兄弟坐在里面,外围坐在云良、云国、云山、云林、云水好多侄子们认真的听着。

云良是傧相,具体负责明天陪着云龙到南宋村迎娶新媳妇,侄子小杰是压车的,跟着大人们一起去。云峰、云鹏负责沿路撒喜糖和过路钱,放鞭炮。忠民是总管,在家负责安排陪客,烧水的、端菜的、拿烟送酒的,安排酒席等等??????

另一个屋里是婶子大娘们商量着接新媳妇,迎女送客,安排人员做好当天的亲戚拜手巾随喜钱的礼程,还要准备明天早上包水饺等等事宜。

腊月初六的早上三点整,云龙家里已经是灯火通明,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女人们忙着包水饺,准备迎娶新娘的一切用品;男人们忙着迎娶的车辆调度、人员安排,在家的各司其职,提前准备。早上五点整,云龙,云良他们几个吃了水饺,迎亲的队伍坐上车就出发了。

宋艳秋在家里是老小,父亲宋明礼五十来岁,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母亲周凤花善良厚道,一个哥哥艳磊早已结婚生子,分家过日子,在家务农,有时候出去干点建筑,挣些血汗钱,姐姐艳红考的中专,在县里的一家化工厂上班,也都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艳秋从小在家里比较受宠,农活有哥哥姐姐干着,一直上学没有受多少累。艳秋从小聪明好学,喜欢读书识字,唱歌画画,虽然生在农家,但骨子里有一种秀气和才气。结婚的事情都听从父母兄长的安排,所以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顺畅。

这些天家里也是热闹的很,亲朋好友本家兄弟长辈忙里忙外,精心准备,嫁妆随礼一应俱全。父亲爱面子,花了四千元买了一台36英寸长虹大彩电,哥哥姐姐也是尽其所能,给艳秋买了一些陪送的礼品。

今天早上二点,艳秋就被叫醒,哥哥和嫂子、姐姐陪着,找了一辆出租车到县城里面的美发店去盘头化妆,一直忙到早上五点才回来。刚到家,姐姐嫂子们就围过来,又是换新衣服,又是装扮收拾,艳秋打着哈欠任她们摆弄着,嫂子们又说又闹,叽叽喳喳,弄得艳秋脸上红红的,羞羞答答,在粉面红妆的映衬下更显得娇媚俏丽,楚楚动人。

婚车到达后,云龙在云良的陪同下,在围观看热闹的人们的欢笑声中和悄悄耳语的评头论足中走进了艳秋家的大门,年轻人起着哄,喧闹着,云龙一遍一遍的叫门递红包,被大家推来推去,好不容易进了闺房,一番礼仪程序下来,才被领进了摆着酒席的屋里坐下。

今天新郎官的待遇是最高贵的、最风光的,云龙自己坐在上席上,其他年长的,年轻的人都在四周陪着坐着,端茶倒水,劝酒夹菜,热情的服务着,攀谈着。

紧凑连续的三滴水招待流程,简短的道别仪式结束后,迎娶的车队载着新娘子和陪同的男女送客,在送行的鞭炮声中,缓缓驶出村子向赵家湾开去。

一进村,就有传信的飞奔到家里报喜,家里的男女老少全都出门相迎,婚车刚一停好,迎接新娘子的云良哥家嫂子张彩云和自家的姐姐云秀就赶紧拿着红袄,抱着彩绸站立在车门两边,等车门打开以后,一人扶着车门,一人用手罩在艳秋的头上,小心翼翼的把艳秋扶出来,云良家嫂子麻利的给艳秋披上红袄,然后和云秀两个人一边一个扶着艳秋,在噼噼啪啪的喜庆鞭炮声中和人们的欢声笑语中跨过放在大门口的火盆和马鞍子,被迎娶到新房中。

其他的人们赶紧迎接男女送客,忠民的媳妇隋建梅和张彩云领着女送客们来到婚房里,陪着艳秋喝茶聊天。赵忠民和云良接着男送客们来到邻居家的西屋里坐下,赶紧安排人端茶倒水,热情的伺候着。陪着艳秋来的哥哥的儿子鹏鹏一下车就和云飞、小蒙、小杰一起玩耍去了,虽然大家原来并不熟悉,但是今天相见都成了亲戚朋友,自然亲密了许多,不多时就玩的亲如一家了。

赵忠军和赵忠民兄弟两个调兵遣将,紧张有序、按部就班地组织着一个又一个的婚礼程序和招待安排。接下来就是新郎新娘拜天地,按照当地的风俗,结婚的这几天里喜主要在家里竖上一根高高的杆子,上面悬挂着红旗,拜天地的时候,要面对正房前面墙上张贴的毛主席像,这也是人们感恩共产党毛主席,感恩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意愿。

云龙和艳秋穿着结婚的服装恭恭敬敬的并排站在院子里,面向北方,赵忠民主持着,第一项是拜天地,向着毛主席的像深深的三鞠躬;第二项是拜高堂,赵忠军和张书香笑容满面的端坐在椅子上,云龙和艳秋站在两位老人面前三鞠躬,表达最最深情的感恩,感谢多年来的养育之恩;最后就是夫妻对拜,围着的人们高兴地说着笑着闹着。小伙子们起着哄,喧闹着,孩子们好奇的看着,围着大人们转着闹着。

这时候厨房里锅碗瓢盆开始叮叮当当的热闹起来,烧热水的地方柴火旺旺的,几十把暖瓶一字排开,男人们按照分工紧张有序的忙碌着。女人们开始忙着拜手巾,拜手巾是云龙最亲近的姑姨,姐姐嫂子,婶子大娘们给新进门的新媳妇的见面礼,根据服气远近拿上数额不等的拜钱,放到托盘上,由本家的两个嫂子来回传递着,每拜一个,新娘子这方的女送客们就会回赠两块新手巾。负责传递托盘的是云龙的本家嫂子王秀红和张小梅,两个人来回跑着,说笑着,高声吆喝着:“他大娘的贺礼钱”“他二姨的贺礼钱”“他三姑的??????”“还有??????”

两个人一边说着,一边做着各种滑稽的动作,扯着南腔北调的吆喝声,引起人们一阵一阵的欢笑声。中午厨师单独给云龙做一份菜让他自己在里屋享受,云龙的感冒还没有好利索,从早上到现在,累的脸上发烧,身子轻飘飘的,好在他今天是最最清闲的,只做他的新郎官就行了。云龙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到自家的场院里去背上一包麦穰,傍晚的时候嫂子姐姐们添枕头用。

看着大家忙忙碌碌的样子,自己又没事可干,还没等送客们走,云龙就拿上个布包袱,不紧不慢的向场院走去。

天气晴朗,阳光照得暖暖的,风不大,但是凉意十足,云龙穿着西服,扎着领带,感觉有些冷。他来到村北面自家的场院里,伸开包袱,从麦穰垛中用力的抽着麦穰,由于压得实,抽起来很费劲,一把一把金黄的麦穰又细又软,摸着滑滑的,软软的。云龙背了一大包,感觉轻轻的,等他回来的时候,客人们已经走了。帮忙的人们除了最亲近的也都回家去了,院子里一下子清净了许多。

傍晚的新房里,一大帮嫂嫂们围在屋子里,地面上放着一大堆散乱的麦穰,嫂嫂们拿着枕头套四下里散开,开始添枕头。艳秋由云霞和云梅、云娟陪着坐在床沿上。屋里还有许多看热闹的婶子大娘们,满满的一屋女人们。秀红嫂子和云良家嫂子,小美嫂子,刘玉嫂子都一边忙着往枕头套里填麦穰,一边嘻嘻哈哈的说笑着:“左手填、右手填,生个孩子做状元”“左手拥、右手拥,生个小子去当兵”“这一把,那一把,一胎能生俩”“一填金、二填银,儿孙一大群”“填上栗子枣,吉祥富贵儿孙好”??????

大家起着哄,笑着、说着、闹着,婶子大娘们也凑着热闹,羞的艳秋脸上红红的,两只手一个劲的拧着衣服角。

晚上,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围坐在一起吃着饭,艳秋也卸掉了浓妆,穿着个红袄,坐在里屋里的炕头上,陪着姥姥小姨和几个妹妹们吃饭,感觉轻松了许多,毕竟,一天下来,矜持的不得了。

本家的叔叔哥哥们在外间里高兴的、轻松的喝着喜酒,一天非常的顺利,没有大的闪失,也没让女方来的送客们抓住礼,没说伺候的不周不到,所以皆大欢喜,一个一个表白着,诉说着自己负责的事情的重要性和表白着自己的功劳。忠军和忠民不断的表扬着劝着酒,一家人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之中。

晚上还要闹新房,一帮小兄弟们侄子们聚在一起欢快的闹着,笑着,一直到夜里十一点多,在喧哗了一整天之后,云龙和艳秋才回到了属于自己的温馨时刻。

接下来的两天,赵忠军大摆宴席,招待亲朋好友。鸡鸭鱼肉、美味佳肴、白酒葡萄酒一应俱全,席间大家推杯换盏、斛光交错、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好久未见,借着这喜庆的日子痛痛快快的亲热一下,说说家长里短、村情民事,喝着喜酒,谈着友谊,无比的快乐与放松,一直喝到下午,才打着饱嗝、喷着酒气,拉拉扯扯,黏黏糊糊渐渐地散开,骑着自行车歪歪扭扭,晃晃悠悠,带着老婆孩子回家去。

云龙和艳秋回到了镇上自己的房子里,总算轻轻松松的舒了一口气,这几天,在应酬忙碌中两个人累的不轻,现在终于回到了属于自己安静悠闲的小房子里,自由自在地享受着浪漫温馨的两人世界。

新婚燕尔,两个人沉浸在卿卿我我、黏黏糊糊的爱河里,享受着人生最最美好的幸福时光,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出入成双,天天欢声笑语、快乐祥和。

接下来的时间还要回娘家看望艳秋的父母和本家的长辈们,走亲串友熟悉熟悉一下自己的亲人们。又找了一家饭店宴请同事好友,大家高高兴兴,两个人忙忙活活的总算告一段落。

光林和秀秀也在老家举行了婚礼,婚后的第二天就回到镇上来住,和云龙邻居。四位年轻人,刚刚结婚不久,一切都是从新开始,刚开始做饭炒菜,洗衣打扫卫生忙的手忙脚乱,闹了不少笑话,好在大家在宿舍里住了一年多,多少有些基础,还能应付一伙。

没办法,大部分时间还是回双方的父母家里混着吃,有时候两家在一起做,今天到你家,明天去我家,玉梅和顾晓也来蹭饭吃,年轻人在一起没那么多讲究,大家整天都高高兴兴、快快乐乐,享受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了1997年的春节。今年的春节不同寻常,云龙刚娶了新媳妇,老赵家新添了人口,全家人喜气洋洋、兴高采烈,赵忠军和张书香乐的合不拢嘴,天天盘算着买这买那,精心准备着,好让儿媳妇高高兴兴的在婆家度过第一个新年。

刚过门的新媳妇第一年来婆家,云龙本家的长辈婶子大娘,还有姐姐嫂子们是要准备看钱的,年初一上午,云龙家里的人就络绎不绝,等着各家各户拜完年以后,本家的婶子大娘和嫂子姐姐们,还有上一辈的老奶奶们都来看望艳秋,大家高兴的说着笑着,夸奖着、赞美着,艳秋亲热的称呼着,认识着,兜里的红包满满的。

这些农村的风俗习惯千百年来延续至今,自然有许多它存在的道理。新媳妇过门后的第一年,是要和本家的人们进行熟悉认识的,以后见了面要知大知小,该怎么称呼怎么称呼,要不然会让自家人说不是的。在农村,一家一户的能力是有限的,遇到大事情是要靠大家来帮忙互助,家门小的人家有了事情和困难,全村人都要帮忙援助。长期以来,生活在一个村里的人们就情同手足,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尽管平时也会难免出现一些打架私吵,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关键时刻人们是能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的。

云龙领着艳秋、云霞和几个小姐妹陪着,到本家的长辈们、兄嫂们、左邻右舍的家里串串门熟悉一下,乐的长辈们邻居们高兴地不得了,都夸云龙懂事。

欢乐祥和的春节很快就过去了,春节是春天的节日,伴随着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春天的脚步也在悄无声息中走来了,云龙和艳秋怀揣着美好的梦想开始了新的生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