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意外,惊醒了很多睡梦中的乘客。
这些睡觉的乘客,是有经验的老乘客。
那个时候,经常坐车的人有两类,一类是从政者,一类是经商者。
南风吹进来的时候,很多人开始走出本地,到外头去闯荡经商。
也有一些本地的小老板,去远地方进货到本地做买卖,赚点利差。
经商者练就了坐车的本领,上车就睡觉,下车好办事,实在没必要去浪费那个住宿的冤枉钱。
与其那样,还不如花点钱买点好吃的,吃进自己的肚子里,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
“大家注意了,现在开始爬坡,手要抓紧点。”
方便面头发习惯性地提醒大家,同时,自己的手也开始抓紧旁边的铁杆。
为了多卖个座位,她都没有给自己留一个,一路站着,着实也辛苦。
刚才的路,像是走在羊肠小路一样,走走停停。
打瞌睡的人也被那一头牛给惊醒过。
接下来的摇晃,又令人昏昏欲睡。
实在是没办法,这车不敢走得太快,路况就是那么个路况,还有人和牛等不时冲进来,司机不得不放慢速度。
过了一个县城,又过了几个大村庄,客车的车况开始往上抬。
乘客们知道,这是要爬山了。
要到达古城,必先经过十万大山。
很难想象,古人要跋山涉水几万里,他们要经历多长的时间?
北宋词人苏轼一身被贬三次,远离权力中心,到广东、海南等地任官。
那时没有汽车,只能走步行或走水路。
到了古城这种没有水路的地方,只能是步行,他得行几个月甚至是一年的时间才能到达。
现在的条件相比古代好多了,在十万大山间修了马路,但却只能依山而建、遇水架桥。
要说打隧道,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一条马路,远远地望去,就像是一条丝巾飘在崇山峻岭之间,随时都有被风吹走的危险。
客车要爬这样的山路,只能是怒吼着,用一档艰难地爬行。
不仅是车抬头,给车里传递了十分危险的信号。
车子在山间的死亡摇摆更是将车内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总感觉,客车随时都有可能冲下悬崖,坐在这种高高的客车里,心里始终是不踏实的。
倒是客车里有几个女生,看样子是前几届的,她们觉得一点事也没有,还自然地拿着包里的零食出来吃。
更有几个大胆点的,几个人围坐起来,拿着扑克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