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我刷短视频被古人震惊 > 第147章 香料终全世界种满香菜和折耳根(第1页)

第147章 香料终全世界种满香菜和折耳根(第1页)

北宋,承天寺。苏轼不明白,自己本来就是四川的,最多能说一句祖籍是河北的。为何后世人连这个都要争?“旅游资源……是吸引人去旅游吗?”人多了,要吃喝,要住宿,这样当地人就能挣到钱,而朝廷也能收到税。我这么受后世人的喜爱吗?只需要打上苏轼故里的招牌就可以吸引人去游玩?“后世当真有富足。”苏轼感慨完,又是一声长叹。“可惜旅游不适合大宋。”大宋很有钱,但有钱人少,穷苦人多。大宋能去哪儿旅游?岭南?后世倒是一片好天地,可现在过去叫发配。燕云十六州?过去就不能叫旅游了,那叫投敌或者被俘。即便能吸引有钱人旅游,他们也有各种各样的免税政策,大部分的税收都能减免。这群人非富即贵,到地方上不仅不花钱,还能赚两个钱走。“可恶,可耻,不应该有这么多的免税政策。”“尤其这免税只对士绅有效!”“子瞻,你醉了。”张怀民笑道,毕竟自己二人也属于免税的一员。“我没醉,介甫还是太保守了。”“当初居然不敢直接对税动刀。”苏轼顿了顿,抿了口酒,接着说道:“总有一天,连官家也得合法交税!”张怀民真觉得苏轼喝多了,王安石、保守,这两个词沾边吗?那可是喊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狠人。“你还想收官家税,做梦吧?”苏轼反问道:“皇帝是不是职位?”苏轼提的问题已经讨论了几百年,最早在汉朝有雏形,于唐朝有过一次讨论,但结果是……不了了之。但在宋朝,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官员士绅认为皇帝也是一个职位,如宰相、郡守一般,虽然这个职位只在赵家人手里流传。但既然是职位,那就可以被罢免,如果皇帝做的不好,群臣是可以要求换帝的。虽然此说法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指明面上的大多数人。大多数人嘴上吼着不行、不可以,可心里却是无比赞同。虽然此事最终未能成行,但在努力之下,限制君主权利的事,终究是有些许进步。张怀民肯定的答道:“是职位!”官员犯错需要付出代价,会罚钱、被贬乃至身死族灭,可皇帝犯错呢?找个替罪羊,一道轻飘飘的罪己诏就过去了。“既然是职位,为何不能收税?”“换言之,国库与内帑真的分得清吗?”张怀民摇摇头,律法上分得清,但实际操作上,全靠皇帝良心。好点的皇帝大多数时候公私分明。一般点的皇帝还知道找个理由,转几道手,把国库的钱挪到内帑里。不好的皇帝,直接脸面都不要,国库内帑混为一谈。况且律法即便分清了,但皇庄、皇商、皇亲的土地就是笔烂账。理论上,天下土地都属于皇帝。但实际上,土地都是有主的,无主的土地……是因为没有价值。皇亲的土地,这上面的产出如何收税?即便律法规定清楚了,但皇亲这头交了税,扭过头,皇帝找个理由从国库赏赐皇亲钱财。一来二去,这收来的税,就到了内帑。“既然是职位,皇帝难道不应该交税吗?”“既然是职位,皇帝就应该有一个合理的俸禄!”张怀民这下确定了,苏轼不是醉了,而是疯了。当年变法之时,你若说出这番言论,司马光都能是王安石的铁杆支持派!怪不得你说王安石保守,和你相比,他确实是个保守派。“子瞻,你说的新大宋,该不就是用这套理论吧?”张怀民觉得如果苏轼立马就要用这套方案去朝堂辩论,那自己可以考虑学习司马懿违背誓言。毕竟被当成疯子灌金汁和被人称作司马懿,本质上并没有区别。“未来的新大宋,理当如此。”“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如今当先解决外患。”“火枪要造,商业要大力发展,税收……慢慢改,但商税的事没得谈,只要涉及商业,皇亲国戚都得交税!”张怀民觉得苏轼只是疯了一点点,还挺有理智的,于是问道:“那计划呢?”“从哪里先开始?”苏轼笑道:“所以我们才要去找介甫,我没有太多在中枢施政的经验。”“但介甫有,他还有变法的经验。”张怀民点头说道:“对,有道理。”失败的经验,比成功的经验更宝贵。知为何败,才能知如何能胜!“阿嚏。”江宁城东七里,半山园,王安石打了个喷嚏。王安石的表妹,同时也是他的妻子,吴夫人给他披上衣服:“良人,注意些身体,莫要惹了风寒。”宋可称丈夫为官人、郎君,官宦之家也可称相公,文雅之士也可称君子、良人。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荆公妻吴夫人最能文,自然用的是文雅之说法。王安石让夫人安心,解释道:“无妨,我只是突然感觉脖颈凉飕飕的。”“就像被砍头一样。”吴夫人笑道:“你未被砍过头,怎知和砍头一样?”“莫要心忧,大宋还没有因变法失败而砍宰相头的先例。”吴夫人自是和夫君逗趣,从知晓大宋之亡,王安石便自责内疚不已。“若是当初我再谨慎一点,考虑多一点,是不是就成了?”“大宋是不是就不会灭了?”知夫人在逗乐自己,王安石也配合笑着说道:“砍了才好呦,真就名留千古了。”“大宋第一个被砍的宰相。”【豆蔻:种类非常多,但大部分都是姜科植物,常见的有红豆蔻、白豆蔻、草蔻。红豆蔻:因为是良姜的果实,所以也叫良姜子,个头很小,像小小的干红枣,一般在卤水中比较常见。清朝纳兰性德有词云:“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说起豆蔻都会想到一个词儿:“豆蔻年华”,用来指少女十三四岁。来自杜牧的《赠别》,杜牧在扬州一眼相中一女子,临别赠诗两首。“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现代作家冯唐化用了这句诗,便有了那句“春风十里不如。”诗里的豆蔻指的是其开放的花,白色的花带点红晕的粉色,确实很有少女感。华夏原生的豆蔻是草豆蔻,而我们熟悉的豆蔻是白豆蔻,在唐末传入中原的。豆蔻大部分都是姜科植物,而不属于姜科的豆蔻就是肉蔻,也叫肉豆蔻。不论是十字军东征还是后来的大航海,作为西方人最需要的香料之一,有肉蔻的地方就充满了掠夺与鲜血。香料对于西方人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首先是可以用来腌制肉类,能增香提味,关键还能防腐,这点还用在了尸体上。其次做菜需要,酿酒也需要,还可以用来治病的药物。刚才提到的很多香料,到现在也是中医里面比较重要的药材,毕竟药食同源。香料还可以制作香水、香薰,工业革命前的欧洲人既不爱洗澡又爱满大街泼粪,不用点东西熏着,实在受不了。】“蛮夷的朝廷不管吗?”古代百姓搞不明白,居然可以满大街泼粪,按律不仅要鞭打,还要罚款。倒是对于不爱洗澡,挺能理解的。夏秋还好,河边随便搓巴搓巴也就挺过去了。冬日……能被活活冻死。至于为何不洗热水澡?这就是何不食肉糜了,柴火多贵啊,不拿去卖,不留着做饭用,居然烧热水洗澡?这是地主、皇帝的待遇,普通百姓可舍不得。【得益于新疆烤羊肉串的风靡,让我们对孜然这一香料已经非常熟悉。孜然最早在西亚和北非被种植,埃及人用它来给木乃伊防腐。印度人一身咖喱,细闻之下孜然味能占到一半。孜然是音译,古代管它叫安息茴香。孜然虽然在中国历史上没啥存在感,但却是目前除胡椒之外的世界第二大香料。】【有一种香料也是蔬菜:芫荽。现在普遍叫香菜,但芫荽才是其正式的名称。芫荽是一个有多少人爱,就有多少人怕的奇怪存在。芫荽也算外来作物,在5000年前的叙利亚地区,当地人就用芫荽和孜然的种子来给啤酒调味,我们今天喝的福佳白其成分中就有芫荽籽。芫荽在汉代传入华夏,称之为胡荽,有名的美男子潘安就很喜欢香菜,据传汉武帝也很喜欢。后来五胡乱华,羯人石勒称帝,因为避讳“胡”字,于是改为了蒝荽、香荽。据传黄瓜也是此时由胡瓜改名为黄瓜的。】【薄荷:大家从小应该对薄荷的味道非常熟悉,薄荷口香糖、薄荷药膏等等。但是如果不是亲自种过,很难想象这种植物为什么会散发出这么神奇且清凉的味道。薄荷原产于欧亚大陆,大约在汉代传入华夏。最初主要是药用,可治疗风寒。到了经济发达的宋代,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饮料,称之为饮子,类似于今天的各种果茶、凉茶,其中比较有名的便是薄荷汤。宋朝人还会摘薄荷芽放到茶水中去煮。宋代宰相李纲被贬海南时还回忆杭州的薄荷茶:“我亦乘桴向海涯,无人复献雨中花。却愁春梦归吴越,茗饮浓斟薄荷芽。”宋代人不仅喜欢薄荷,还总是把猫和薄荷联系在一起。陆游曾写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但诗名是《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两首》,另一首里面便有猫。“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狸奴便是猫的意思,外面雨下这么大,我还是跟我的小猫咪躲在被窝里吧。上一秒是猫奴宅男,下一秒铁马冰河。陆游:()刷视频:震惊古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