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奋斗在洪武末年怎么样 > 第381章 老登他不讲武德(第1页)

第381章 老登他不讲武德(第1页)

瞧着朱皇帝微微错愕的表情,李善长感觉整个人都舒坦了不少。朱重八啊朱重八,原来你也有懵逼找不到北的时候啊!分权柄?要是搁在前两年,你朱重八要从老夫手里分走一部分权柄,老夫还得怀疑你朱重八是不是有卸磨杀驴的想法。至于现在?分!尽管分!你从老夫手里分走一部分权柄,老夫不仅不会怀疑你,还会认为你有良心。区区权柄而已,老夫但凡留恋半分,老夫都不叫李善长!坐在李善长旁边的刘伯温同样也是心情舒爽。得罪人?笑话!只要御史台和审计衙门能把惦记老夫九族的混账王八蛋们全送下去卖咸鸭蛋,得罪几个人又算得了什么?朱皇帝瞧着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人脸上的笑意,忽然就有一种“这两个老东西是不是拿错剧本”的违和感。沉默了好一会儿,朱皇帝才开口说道:“既然善长兄和青田先生都同意了,那咱们就先试试?”李善长毫不犹豫的点头应道:“启奏上位,臣以为可以先试试,只是改制之事非同小可,不如先从宁阳县和登州府改起?”刚刚还跟李善长保持一致的刘伯温这会儿却毫不犹豫的说道:“启奏上位,臣以为改制之事应当先从朝堂而始,先从御史台、大理寺和刑部进行改制。”李善长直接哼了一声道:“青田兄太过于心急了,改制之事牵扯万千,偏偏再有一个来月就是春耕和春讳,若是直接从朝堂开始,地方上便要同步进行,到时候难免忙中出错。”刘伯温则是毫不客气的反驳:“若要从地方上开始改制,最不应该的就是从宁阳县和登州府开始,除非把登州府也从山东行省单列出来,又或者从整个山东行省开始改。”瞧着李善长和刘伯温直接争论起来,朱皇帝也开始暗自盘算着该从哪里开始改制比较好。很明显,李善长是在求稳,他是想看到实际的改制效果之后再改动朝堂上的结构。而刘伯温则是相对要激进一些,他更偏向于利用这次改进的机会直接深挖空印案。那么自己呢?朱皇帝把目光投向桌子上的“家信”,琢磨一番后忽然出声打断了李善长和刘伯温的争吵:“善长兄,青田先生,改制的事情咱们可以慢慢商量,眼下更重要的还是空印案的事儿要如何解决。”刘伯温毫不犹豫的说道:“启奏上位,臣以为可以借空印一案来推动改制。”“第一步,先从各部抽调一些精通算术的人手组建成审计衙门。”“第二步,由新组建的审计衙门和改制后的御史台以及检校一起去各州县盘点其县库,并对空印钱粮册子进行审计盘查。”“第三步,大理寺审案,刑部复核并据此来修正《大明律》。”这要是换成杨少峰在这儿,估计得问问刘伯温是不是打算把大象装冰箱里。只是李善长不知道冰箱梗,因此只是哼了一声后说道:“启奏上位,臣同意青田先生所说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但是第三步的时候不应该由大理寺单独审案,起码也要三司会审,检校和内侍旁听。”略微顿了顿,李善长又补充道:“只是这样一来,空印案就要拖延很长一段时间,可能一年两年也未必能全部审完。”被卷进空印案的官老爷们有六百多个主印官,佐贰官和小吏的数量还不知道有多少,再加上牵扯到的士绅,整个案子需要审问的人数就有可能多达千之众。那么问题来了。整个三司能够动用的人手一共就那么多,即便检校和应天府可以帮着审案,一天又能审多少个?假设一天审十个人,三千多人就需要花费一整年的时间去审。这还得是中间不出现其他任何意外情况的理想状态。而整个大明朝十二个行省,一百二十个府,一百八十个州,再加上八百八十七个县,再加上三个安抚司和一个长官司,想要在一年的时间里不出现任何意外状况?再说了,登州府那里还有一个杨癫疯,谁知道他哪天会忽然抽风,再折腾出一个犁头案或孙古朴造反案一类的破事儿?真要是这么算起来,洪武三年爆发出来的空印案,怕不是要审到洪武五年甚至洪武六年才能出个结果?我滴个亲娘七舅姥爷,朝廷还得花钱白养着那些官老爷们好几年的时间?让老夫算一算啊,假设一个人一天吃半斤米,三千个人一天就得吃掉一千五百斤米,这一年下来不得好几十万斤的米?如今大明国库空虚,要不然还是审一个杀一个吧。哪怕一天能省下一斤米,一年下来也足有好几百斤了。然而就在李善长琢磨着该怎么省下更多的钱粮时,朱皇帝却忽然说道:“一场空印案就要迁延日久,说不定能从洪武三年审到洪武六年,如果再出现一场空印案呢?”李善长心中一惊,朱皇帝又继续说道:“善长兄,改吧,咱知道你是想要求稳,可要是再来一次空印案呢?”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朱皇帝的语气逐渐转冷:“军器局都能走水失火,谁又敢保证他们不会再来一次空印案?”……杨少峰整个人都傻了。洪武四年,正月十六。刚刚陪着锦儿和玉儿过完上元节,还没等杨少峰返回登州府呢,中书省的公文就先送到了宁阳县。中书省改制。御史台改制。大理寺改制。废置行省,改承宣布政使司,另设提刑按察使司和都司,原本行省参知政事手中的权力被一分为三,以后真正就是民归民,法归法,军归军。除此以外,府级衙门同样也受到了涉及,因为一个府里也要增设御史台和大理寺的二级下属衙门,顺带着还要增设一个审计衙门。换句话说就是知府大老爷也跟行省参知政事一样,手里的权力被分出去一部分,同时还多了一个负责查账监管的。杨少峰倒是不在乎这个,甚至巴不得赶紧有人把审案的权力给分走。问题是特么朱重八那个老登他不讲武德。不对,应该是李善长那个老匹夫也不讲武德。中书省发给登州府的公文里还特意注明了,暂时不在登州府设置御史台、大理寺、审计的二级衙门。而且那老登还又写了一封家信,表示“咱当初说过登州府任由你折腾,你就尽管折腾,咱给你兜底。”所以呢?本官接下来还得去登州府那里当牛做马,操心整个登州府上上下下所有的公务和杂务?洪武四年的春耕。洪武四年的府试。还有果树的栽种。下边每个县里的账目,审计。县里解决不了,送来府里的案件。全都落在本官一个人身上?:()奋斗在洪武元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