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晟听到赵桓的话,一颗心就加速跳动了起来。机会来了!他不能错过机会。洪晟迅速道:“陛下,臣的想法是任家犯了大罪,必须抄家灭族,一个都不能留。所有的物资,全部交由朝廷管控。”赵桓却没有立刻同意,笑问道:“这样的安排,不会引起动荡吗?”“不会!”洪晟摇了摇头,解释道:“陛下,西夏国的各部落看似强大,实际上都是外强中干,更是欺软怕硬的人。”“之前西夏各部倒是有一定的实力。”“一旦朝廷不给好处,他们就会掀起叛乱,让朝廷无法安稳。”“可是李察哥落败,加上西夏数次落败,损兵折将,李乾顺又不甘心,不断的征兵,使得各部落的实力衰弱很多。”“这一次李乾顺和陛下交战,出兵之前也因为罔部、慕部等各部落反对,李乾顺直接屠戮了很多人,杀了大批西夏国的部落。”“现在的西夏,很弱了。”洪晟眼神锐利,禀报道:“所以在当下,处置任家绝不会掀起波澜,反而会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赵桓笑道:“既如此,朕就交给你负责了。你如果能办好这件事情,朕不吝赏赐。”洪晟心中激动。这一回,他终于走入了皇帝身边,成了皇帝心腹。洪晟开口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不辜负陛下的厚望。臣认为现在的兴庆府,也还有很多不服王化的人。”“除了任家外,其他的许多西夏宗室,以及勋贵子弟,这些也必须要全部处置。”“臣会把这些隐患一网打尽的。”“绝不会影响到陛下。”洪晟高声道:“请陛下放心。”赵桓赞许道:“朕,拭目以待。”洪晟心中急切了起来,恨不得肋生双翅,立刻就去兴庆府。只是兴庆府还没有夺取,现在也需要等大军赶路。洪晟只能老老实实退下,跟着赵桓的大军一起。到了兴庆府,再来考虑其他。……顺州。这是兴庆府西南方的地区。耶律大石带着人一路奔逃,已经到了顺州境内。到现在,他才停下来休整。如今天色都已经大亮,又是一天了。尤其是昨晚上连夜奔跑赶路,耶律大石、萧斡里刺,及其他的士兵都很疲惫。耶律大石扫了眼周围,他麾下两万多精锐来。这一趟战事结束,如今才一千余人跟着逃出来,损失太大了。所有的铁林军都葬送了。如今,只有轻骑兵跟着逃出来。损害太大!这几乎是耶律大石无法承受的伤亡。耶律大石看着士兵大口喘气,慢慢的吃着干粮,没有半点劫后余生的喜悦,反而是眉头深锁,开口道:“萧斡里刺,咱们遇到大麻烦了。”萧斡里刺问道:“陛下是担心大军落败,我们回到可敦城,会遭到人反对吗?”“我不担心!”耶律大石沉声道:“有手中的兵力,我足以应对可敦城的一切。这些部落,不足为惧。我最怕的最担心的是宋人。”萧斡里刺也一时间沉默了。宋人太强了。好一会儿后,萧斡里刺说道:“昔日的大宋皇帝赵佶,是个享乐的昏君,外战外行,咱们都不怕他。”“现在的赵桓,却完全不一样。”“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现在大宋没有怂兵,全都是嗷嗷叫要开疆拓土的,对我们的威胁太大了。”“此战李乾顺恐怕是逃不掉了,李乾顺一死,西夏国被大宋吞并。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就该轮到咱们了。”“局势,的确艰难。”萧斡里刺想了想,开口道:“实在不行,干脆咱们离开可敦城,进一步往西去。当初,陛下能一路到可敦城立足,现在我们继续往西,也一样如此。”耶律大石眼中流露出思索神色。他不是冥顽不灵的人。不会固执!不会死板。相反,耶律大石是相当灵活的人,他仔细的思考许久,点头道:“萧斡里刺,你的提议非常好,这是很可行的计划。挡不住,咱们就只能往西去,直接去西域立足。”萧斡里刺谦逊道:“陛下过奖了,无论陛下去哪里,无论什么情况下,臣都会誓死追随陛下。”耶律大石眼中也浮现出感动神色。这是一直跟着的老兄弟。耶律大石和萧斡里刺一番对话后,心中郁结苦闷的情绪,也缓解了许多,开口道:“斡里刺,多谢你。”萧斡里刺摇头道:“陛下折煞臣了。”耶律大石脸上的神情从容,吩咐道:“抓紧时间休息,我们先回国内去,抓紧时间休整,看看有没有再战的机会。能战,我们就死战。不能战,就抓紧时间往西域去,跑得远远地,不信赵桓还能来。”萧斡里刺道:“陛下圣明!”两人交谈着,虽说这一场大败,好歹逃了出来,不至于自身也葬送在摩天岭一战。……兴庆府。帝都城内,政事堂中。李仁忠作为尚书令,正在处理朝廷的政务。西夏不是单纯的汉人国度,而是有汉人有党项人,还有其他各部落的人,各族混居在一起,所以政务比较复杂。好在李仁忠作为嵬名安惠的弟子,早早就学习政务,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李仁忠在西夏朝廷内,之前是不能一言而定的,因为朝中有很多的耆老,也有很多大部落的人,这些人有话语权。可是,罔振、慕弘等人反对皇帝出兵,这一批人被处置后,各自派系的人都被处置,就空出了大批的官职。李仁忠果断提拔了自己人。大批自己人进入官场,李仁忠对朝廷的控制力也增强了,不像之前那样,很多的事情要妥协,要商量着来才行。李仁忠把今天的政务批阅下去,又安抚了地方躁动的部落,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眼中浮现出了祈祷神色。陛下,一定要赢啊!此战赢了,西夏国才有未来。如果输了,一切就完了。李仁忠身体后靠,闭目养神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政事堂的小吏进入,神色惶恐,高声道:“王爷,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