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o章悟空了悟劫出现
“原来花果山就是我的家,原来这就是心乡,好一个斜月三星洞,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孙悟空感慨一声,终于明白了这心的含义。
盈盈冉冉间,他似乎懂得了某种道理,懂得了一种规律,此刻的他不再像是先前那般无知无畏,而是懂得了一点天道真谛。
无畏者,无知。
凡是知道越多的人,就越不会有那种天老大,地老二,我老三的想法,他们反而会变得谦卑,变得自省,因为与天相比,他们根本算不上什么。
哪怕是能够脱天地的大罗金仙、混元大神乃至于诸天圣人,他们也不会有半点高傲不羁,而是能对一切都抱有平等心,缘和心。
一颗道心圆润自如,饱满自持,这都是他们多年苦修来的成果。
菩提老祖想教给孙悟空的就是这个道理,降服了心猿意马还不够,这只是第一步,第一步虽然重要,但也只是基础,第一步打的再好但不往下走,那也是无用。
所谓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与其强硬地将心猿意马压迫下来,倒不如让这两匹野兽为自己所用。
心猿意马难降服,只因皆乃自我面,自我不平永不宁,心意安稳猿马服。
强硬的驯服心猿意马,这只是给自己上了一层枷锁,更重要的是让自己的不顺变得温顺,让自己的不羁变得平稳。
最后天地人自我三力共存,知行合一,心猿变得温顺,意马变得臣服,而这才是真正的佛之根本,大乘之法。
菩提祖师自然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所以才会耗费大苦功来给孙悟空讲解这等天地妙法,至高真理。
可见准提道人也把孙悟空放在心上了,如若不然,若只为了让对方成为一个好的成道者,那就好办了,只需要给对方讲解各类杀伤力强悍的杀伐大术即可,何必于讲这些道行?
反正等广成子成道之后,这些护道者也可以不理了,但准提道人并没这么做,不只是为了别的,只是不想辜负这一个矢志求道的幼小生灵。
孙悟空领悟了这等苦心,整个人的气质也瞬间变得柔顺几分,更像人了,不再像先前那样,只是一个披着人皮的猴头而已。
随后孙悟空又连续经历了数百种考验,而这些考验都只是为了告诉他一种道理,孙悟空都一一闯过来了。
在这六七年中,他每日学习言语礼貌,经文大道,习字焚香,甚至偶尔还跑去一处小镇内,与那些孩童一样,接受一些私塾先生的教导。
闲暇时,孙悟空也会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但凡是各位师兄所用之物,无一不准备齐全。
这些事情看似小事,但实则最能磨砺一个人的习性,在各位佛陀的不断教导之下,孙悟空也是将原来的顽劣恶俗之气一一扫空,整个人言谈之间自有几分妙理禅玄,俨然一副佛家圣子的模样。
菩提祖师将一切都放在眼里,见孙悟空已然被教导成如此模样,心中欢喜不已。
在这么久的相处下,他早已将对方视作自家弟子,弟子安好为师的又怎能不欣喜?
“只是终究得全了那一劫方得圆满,也罢,如今也能传授孙悟空大道妙法,只是还得最后试一试它的悟性够不够。”
菩提祖师端坐高台,心中默念,随后便召集所有人前来,他要再度开讲大道。
众佛心中了然,知道菩提祖师即将功全,所以立刻赶了过去,孙悟空不疑有它,同样也过去听讲。
菩提祖师登坛高坐,开讲大道,一时间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声如洪雷,音若霹雳,演绎三教大法,全补万妙真宗,就算是天地人神鬼共存,此时也要惊叹于如此大道真妙。
众多佛陀纷纷呈聆听状,安静祥和,一言不,唯独孙悟空听得是抓耳挠腮,眉开眼笑,忍不住手舞足蹈,在原地乱舞乱跳起来。
菩提祖师见后,叫道:“你这泼猴,怎么如此癫狂乱舞,不听我讲解道统?”
孙悟空回过神来,连忙躬身行礼,恭声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师父妙音,喜不自胜,故才作此欢喜之状,才望师父恕罪,弟子也是无意打扰各位师兄的,也请各位师兄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