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仅是一桩杀人案,并不会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
可关键在于,胡克在犯下真正杀人案前,还曾当众试图枪杀莱安。
虽然整个暗杀过程仿佛一场滑稽剧(恰恰是太滑稽,才勾起更多人的好奇),最终达成了无一人伤亡的神奇结果。
但整个过程都被在场的人,从各个角度给完整地拍摄了下来。
并且,后半段发现‘杀手’的枪不太行的时候,还有人兴致勃勃地开了直播。
当人身处现场、直面枪口的时候……
哪怕枪里没射出一发子弹,也免不了胆战心惊地紧紧盯着,生恐有什么擦枪走火的事发生。
可如果换成在电脑屏幕上,隔着遥远的网络观看,恐惧心理自然没了。
这时候,人们的注意力往往会分散,注意到很多现场人注意不到的事情。
比如,“有没有人拍到高清点儿的照片?那个给杀手递纸巾的男的很帅啊。”
底下立刻有人回复:“照片1234。jpg帅确实是帅的,但也傻傻的,那个杀手都掏枪了,他还傻乎乎递纸巾,半天才反应过来要跑,爱心。jpg,爱心。jpg,可爱,可爱。”
然后,莱安的身份被挖了出来。
毕竟,他演过电影。
而刚刚接手的伯利制片厂规模虽小,却也是‘多年老店’,有着小规模的知名度。
于是,他这一刻的职业就被网友们给变更为:
小演员、制片厂新任管理者,以及,和该制片厂旧管理者山姆之间,存在巨大的利益冲突和矛盾的第一嫌疑人。
网络让人活得更加便捷。
网络也让人渐渐丧失隐私。
人们很快分析出了一部分的事情真相:
因制片厂管理权的变更,山姆经理买凶暗杀莱安。
可真相刚刚分析出来……
一些跑去调查山姆的媒体就紧急报出了‘山姆已确认死亡’的消息。
本来对这桩暗杀事件快要丧失兴趣的网民们又一次兴奋起来?
什么,真死了?怎么死的?被谁杀的?难道说那个叫莱安的帅哥也买凶杀人了?
难道说,这其实是一场同时买凶,互相仇杀案?只不过一个失败了,一个成功了?
扑朔迷离。
一时间,各种各样的猜想、各种各样的消息满天飞。
网友们一起发挥着丰富的想象力,仿佛想赶在警察前头,靠自己的‘推理’来破案。
这倒也没什么。
只是……
由于他们讨论得太过深入、认真,对事件也解析得很似模似样、半真半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