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回到明朝开工厂 > 第24章 平辽之策(第1页)

第24章 平辽之策(第1页)

天启二年,秋意浓浓,萧瑟的秋风在山海关外肆意呼啸。那残阳宛如鲜血般殷红,无力地映照在焦黑且满目疮痍的土地上,似乎在低吟着往昔那一场场惨烈的厮杀与无尽的悲嚎。一个形单影只的身影,在这片荒芜之地上蹒跚而行。他走走停停,手中的笔不停记录着,目光时而专注,时而凝重,时而又充满了忧虑。此人正是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就在十几天前,他刚刚到北京兵部报到,还未来得及稍作休整,便马不停蹄地奔赴这关外苦寒之地考察地形。他的脸庞略显疲惫,但那坚毅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不屈与决心。回想起曾经的战争岁月,那烽火连天、尸横遍野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金戈铁马的碰撞声、士兵们的喊杀声、伤者的呻吟声,在他的脑海中交织回荡。他深知战争的残酷,每一次的冲锋陷阵,每一次目睹战友的倒下,都如同一把利刃刺痛他的心。从宁远到锦州,一路走来,他看到的是大明大片辽东土地的失守,曾经的繁华与安宁已不复存在。后金的铁骑如恶魔般肆虐,威胁日益严重。而他,袁崇焕,暗暗在心中立下誓言,定要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守护这片土地,为大明重新夺回失去的荣耀。来此之前,袁崇焕去了趟那阴森压抑的昭狱。他见到了熊廷弼。熊廷弼面容憔悴,发丝凌乱,身上的囚服破旧不堪,但那双眼依然透着往日的犀利与坚毅。他至今还清楚记得当时两人的对话:“你是何人?”熊廷弼那略微沙哑且颤抖着的声音划破了寂静的空气,仿佛是一道闪电劈开了久居黑暗中的云层,一脸不屑。“在下,兵部职方主事袁崇焕,今日特意前来拜会老将军,向您虚心请教平辽之策。”只见袁崇焕恭恭敬敬地朝着熊廷弼深深施了一礼,那身姿挺拔如松,尽显谦逊与敬意。“哈哈哈……”一阵凄然的笑声从熊廷弼口中传出,他边笑边缓缓说道:“真是未曾想到啊,在如今这般艰难困苦、近乎陷入绝境的关头,竟然还有人愿意认可老夫提出的平辽之策!想我当年,我一心为国,殚筹谋平辽方略,奈何奸佞当道,蒙冤受辱,那些直到如今,才遇到了你这样一个知己啊!”熊廷弼的的话语之中,饱含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情绪。而此时的袁崇焕,则依旧挺直身躯,目光如同火炬一般炽热明亮,坚定不移地凝视着熊廷弼,用无比诚恳而又沉稳有力的语气回应道:“熊大人,请您放宽心,对于您所遭受的种种不公正待遇,袁某心中犹如明镜般清楚明白,更深深知晓您的冤屈究竟何在。只要袁某尚存一丝气息,便定会为您讨回公道,让世人皆知您的清白和功绩。”听到这话,熊廷弼的眼眶瞬间泛红,泪水在眼眶里不停打转,随时都有可能夺眶而出。他咬了咬牙,强忍着不让泪水流下,愤愤不平地说道:“朝堂之上那群御史们,整日只知道捕风捉影,胡乱弹劾他人,却完全不顾及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辽东之战的失败,根本原因岂能仅仅归咎于军事策略不当?”说到此处,他的声音愈发高亢起来,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悲愤与深深的无奈,“然而他们却对此视而不见,一味指责,真是令人心寒呐!不过,只要灭尽建奴,哪怕最终老夫因此命丧黄泉,也算是死而无憾了!”此时的牢房中,气氛凝重而又充满了悲愤,两人的心中都燃烧着对不公命运的怒火和对未来局势的忧虑。袁崇焕:“今辽东战局胶着,大人对此可有良策?”熊廷弼:“袁将军,后金兵锋正盛,且其骑射之术精湛,野战实力强悍,非我军能轻易抗衡。当下应以坚壁清野,据城坚守为主。”袁崇焕:“大人,仅防守恐难挫敌之锐气,若长期被动,于我军不利啊。”熊廷弼:“袁将军,切莫心急。防守并非一味退缩,而是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如今敌军气势汹汹,贸然出击,恐遭惨败。”袁崇焕:“大人,下官深知其中利害。但若是能精心谋划,选准时机,或能出其不意,取得成效。”熊廷弼:“袁将军有此胆略,实乃国家之幸。然行事务必谨慎,切不可意气用事。”袁崇焕:“熊大人,和后金作战胜算几何?”熊廷弼:“袁将军,明军之优,在于器械精良,城防坚固,且有充足粮草供应。然劣处亦甚明显,兵卒操练不足,士气时有低落,野战之能远逊于后金。”袁崇焕:“大人所言极是。那后金之优,想必在于其骑兵剽悍,野战勇猛,将士团结一心。”熊廷弼微微颔首,沉声道:“诚然,那后金的骑兵当真厉害得紧!他们行动迅速,如同疾风一般,令人防不胜防。且其作战时勇猛无比,毫无畏惧之色,内部又颇为团结,军令一下,莫敢不从。然而,真正决定胜负的关键并非仅仅在于战场之上啊……”话至此处,他不禁长长地叹息了一声。,!一旁的袁崇焕脸色凝重,目光冷冽如霜,接口道:“回大人,依下官所见,反观我大明朝,却是另一番景象。文官之间争斗不休,各方势力皆为自身权力与利益盘算,彼此勾心斗角,全然无法齐心协力抵御外敌。”说罢,他亦是重重地叹了口气。熊廷弼再次长叹出声:“的确如此啊!如今这朝堂之上,自私自利之人比比皆是,真正心怀公义、为国为民者寥寥无几。正因如此,军事策略往往难以一以贯之地得到执行,军饷和军备的调配更是时常出现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袁崇焕闻言,眉头紧皱,急切问道:“大人,面对这般错综复杂的局势,我们究竟应当如何打破僵局呢?”熊廷弼略作思索,缓声道:“袁将军,若要破此困局,首先必须要有果敢坚毅之将领挺身而出。此人不仅要能够整肃军纪,还要善于凝聚军心,使得全军上下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此外,更需想方设法减少文官内斗对于军事行动的干扰,唯有如此,方能做到上下一心,如此才有战胜敌人的可能。”袁崇焕拱手抱拳,神色庄重地道:“多谢大人教诲,崇焕必定铭记在心,哪怕粉身碎骨,也定会竭尽全力,为保卫我大明疆土而浴血奋战!”熊廷弼拍了拍袁崇焕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好!希望袁将军真能力挽狂澜于既倒,重振我大明军威,日月山河,大明永在”……思绪拉回,再仔细看这道雄关,袁崇焕更多了份信心。山海关北起高耸入云、海拔高519北的巍峨角山,南至直抵渤海、气势恢宏的入海城老龙头,全线延展的长度约达13公里,宛如一条蜿蜒盘踞的巨龙,守护着一方疆土。其城池布局规整有序,呈现出四方形的格局,周长达到46公里之多。城墙高耸巍峨,高大12米,厚实坚固,足有7米之厚。尤其东墙顶宽极为宽阔,竟然可达15米有余,宽敞得足以让“十人并肩同行,五马并驾齐驱”。城墙内部以土夯实筑造,外部则用坚固的砖石砌成,如此构建使得城墙兼具稳固与美观。城设有四门,东门名曰镇东,西门称作迎恩,南门唤作望洋,北门名为威远,每一门皆设置了重重关键的防御设施。此外,还设有3个水门,分别位于东南、西南、西北三个角落,其作用在于排泄城中积聚的雨水。城外四周精心疏浚挖掘了护城河,平日蓄水,战时则成为抵御敌军的重要防线。城的四门上各自矗立着巍峨的箭楼,东面的城墙上更有临闾楼、威远堂、牧营楼、靖边楼等建筑,无一不是为了防卫而设。它们与那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城楼五楼并立,素有“五虎镇东”的美称。再从老龙头至角山近乎10公里的辽阔地带,犹如大鹏展翅般向两翼延展张开,辅以南海口关、南水关、北水关、旱门关、角山关这五大险要关口,以及宁海城、南翼城、北翼城、东罗城、西罗城、威远城这六大坚固城堡相互拱卫。城墙的墙体高大而厚重,护城河水充盈,池深难测,外围的哨城、墙台、敌台、烽燧如同繁星般密集分布,层层设置障碍,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山海关的布防堪称固若金汤,形成了一套以雄伟壮观的明长城作为核心主线,多座城池紧密相连、彼此拱卫的宏大军事城防系统。山海关绝对不能落入鞑子手里,袁崇焕想道。他紧皱眉头,目光坚定而决然,脑海中迅速勾勒出一幅严密的防线蓝图。从地理形势上看,辽东地区地势复杂,山脉纵横,河流交错。辽锦防线依托这些天然屏障,能够有效地减缓敌军的进攻速度,增加敌军进攻的难度。锦州位于咽喉要冲,控扼着通往内地的关键通道,其地理位置使得敌军若想长驱直入,必先攻克锦州,从而为明朝军队争取了更多的预警和防御准备时间。在战略纵深方面,辽锦防线的布局充分考虑了战争中的持久对抗。宁远、松山等城池相互呼应,形成了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一旦前线城池受到攻击,后方城池可以迅速提供支援和补给,使得敌军难以在短时间内突破防线,陷入消耗战的泥潭。在兵力部署上,明朝将精锐部队重点分布在辽锦防线的关键节点,形成坚固的防御堡垒。同时,通过合理的调配和轮换,保持士兵的战斗力和警觉性。这种有重点、有层次的兵力部署,能够在局部形成兵力优势,有效抵御敌军的攻击。在后勤保障方面,辽锦防线附近建立了众多的粮仓和军备库,保障了军队长期作战的物资需求。同时,利用周边的农田和水利设施,发展农业生产,确保在战争时期也能有一定的自给能力,减少对后方补给的依赖。辽锦防线不仅是一道单纯的防御工事,更是明朝试图遏制后金势力扩张、争取战略主动的重要举措。通过坚守这道防线,明朝可以消耗后金的有生力量,为自身的发展和反击争取时间和空间。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这是他和熊廷弼在监狱中几天反复推敲,几次辽东战事得出的结论。然而,经略王在晋和袁崇焕在战略上存在着显着的分歧。王在晋主张在山海关外的八里铺修筑重城,试图以此作为抵御后金的第一道防线。他认为这样可以缩短防线,减少兵力的分散,集中力量进行防御。袁崇焕却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他坚决反对王在晋的这一策略,认为在八里铺筑城过于靠近敌军,且地形不利,难以坚守。袁崇焕主张将防线向前推进,在宁远等地设防,认为这样能够更好地掌控战场主动权,给予后金以有力的抵御。王在晋极其重视当前的防御布局安排,一心想要通过一种较为保守的策略来尽可能地降低潜在的风险。此次实地考察之后,袁崇焕对于自身所拟定的战略规划变得越发胸有成竹、信心满满。怀着满腔热忱与坚定信念,他决定尝试说服王在晋接受自己的观点和计划。只可惜,官场等级森严,官大一级便足以压死人。尽管袁崇焕据理力争,但王在晋根本就不认同他的看法。在王在晋眼中,袁崇焕不过就是个:()再次回到明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