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徒弟一辈,修成鬼仙已经很了不起了!
修道还是讲究因材施教,道法自然。
不能前人说什么都对,也不能什么都不听前辈的。
需要有自己的判断。
开花结果也是顺其自然的。
如果徐青没青铜镜,修炼自然是另一种情况。
有挂没挂,区别很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伟人都说过,程朱是有些真理的。
一味否定前人不对,一味认可前人也不对。
君子如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
要讲究顺势而为,顺时而行。
等你自成大势,自己便是大局,才能因情造势,顺逆皆可。
譬如现在徐青,干出的局面,都是顺应世道。
如果他一上来就跟豪绅的佃户或者家奴说,咱们要敢叫日月换新天,那能行吗?
一个人的作为是要结合时代来行动的。
先进的思想的散播前提是有相应的生产力基础。
就像徐青现在搞丝绸贸易,不用他说,江宁府这些豪绅,都会想办法如何提升生产丝绸的质量和效率。
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没人和钱过不去。
这时候,豪绅们就不会说什么奇技淫巧是小道了。
实质上,在以徐青为的新江宁府的豪绅,已经和其他豪绅有了萌芽的区分。
甚至有江宁府豪绅主动让自己的佃户和家奴加入染坊,不再种地。
因为这些人去染坊,他赚的更多。
对于佃户和家奴而言,去染坊也比种地轻松。
种地辛不辛苦,复社的社员最有言权。
也对此怨言极大,但也有少部分社员,真正体会到了种地的辛苦。以前他们读书要脱产,所以对于家人的辛苦劳作不是很能体会。
自己干过一次,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只是,让复社社员体会耕作劳动,也让他在复社的威望有了动摇。
若不是跟着徐青有明白清楚的好前程,且徐青手段惊人,人心浮动松散加剧也是必然的。
因为徐青有理论,真落实到具体操作时,他也是一头雾水,顾了这头,没了那头。
这些事,他也得摸索,亦需要借助谢泉等人的帮助。
关键是,即使他道理说得清楚,谢泉等人心下对一些道理,也是不怎么认可。倒不是觉得徐青说的不对,而是不切实际。
徐青自己也会反思,确实他有些事存在想当然。
做事的人,不犯错根本不可能。
徐青对此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天下事,不去做自然不会错,但不去做,只会腐烂,那有什么意思呢?
在合理范围内的尝试,那是必须的。
但步调确实得自己控制。
克制过分的欲望,克制过分的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