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大清话事人TXT > 第31章 仓街鬼市(第1页)

第31章 仓街鬼市(第1页)

第31章仓街鬼市七天后,苏州府官场迎来了大地震。乾隆的圣旨抵达,革掉了从按察使以下十几人官职。赵知府也在被罢官的名单里,不过他表面惶恐,内心平静。提前几个月回家养老,影响不大。反正他也是要卸任的人了,早点让贤早点安稳。最近的大案,一件接着一件。他的破心脏早就受不了了,天天失眠。哼着小曲收拾了细软,带着三房江南小妾,登船离开了这是非之地。最倒霉的其实是阳澄湖巡检,因为发生在他的辖区,九品乌纱帽就没了。……有人倒霉,就有人幸运。元和县县丞张有道,荣升元和县知县。不是署理知县,打破常规,直接转正了。从县丞到知县,看似一小步,实则一大步。许多仕途中人,一辈子也跨越不过去。张县丞,哦不对,张知县很开心,自然忘不了给他出谋划策的李郁。于是在县衙后堂设宴,两人促膝长谈。做不成女婿,拉拢进幕府也好啊。张知县主动抛出了橄榄枝,聘请李郁做他的师爷,县衙内外一应事务都由他负责。虽无品级,却有实权!实打实的元和县二号首长。然而,李郁委婉拒绝了。理由是他手底下还有一帮指着自己吃饭的兄弟。做人要讲义气,自己若是做了师爷,在府城内也能算一号人物了。但是堂口就只能解散,弟兄们去土里刨食了。“县尊大人容禀,其实在下不进幕府,反而对您更有利。”“此话怎讲?”“不在衙门中,则不受规则约束。县尊大人的公事也好,私事也好,在下都方便配合。”李郁的这一番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本官还真有一桩私事,要请李先生帮忙。”“大人请讲。”……按照惯例,每换一任知县。都要点验官仓,粮库,银库是否和账目记载一致。很显然,元和县官仓是有亏空的。张知县没有透露亏空有多少,但是委婉暗示了缺口还不少,过些时候,上面会派人来核查。至于他不敢声张,是因为自己也有份。前任知县造成的亏空,他作为县丞也脱不了干系。所以,还不如自己想办法给补上。至于,从哪一块挖东墙补西墙,就需要李郁帮着参考了。田税是不能动的,增收不了几个钱,还容易激起民变。商税也不能动,上面还有知府,巡抚呢。找商人报效,倒是一个办法。不过那也得拿到某个商人的把柄,让他乖乖交钱,不交就进大牢。在大清朝做官,是一门薅羊毛的艺术。这门艺术的核心是,如何不露声色的从羊身上薅到更多的毛,而不让羊流血。不薅羊毛的,俗称清官!薅羊毛太狠,引起羊哀嚎反抗,甚至死亡的,那叫赃官!一边安抚羊的情绪,一边有序薅羊毛,最后在羊头顶留一圈毛的,就是大清朝好官!很显然,张有道想做个好官,他还想往上爬爬。李郁表示,回去帮着想想。如此富庶的元和县,怎么会补不上县库亏空的那点银子,不能够!20万子民,一人一枚铜钱堆起来也是座山了。张有道听了非常受用,又老调重弹:“若是本官的女儿尚在闺阁,一定招你小子做东床快婿。”这让李郁产生了一丝警惕。咱就是说万一,哪天他女儿死了夫君咋办。于是,他决定找个人调查一下实情,这老小子的话里总觉得有点东西!大清朝的官,没一个好东西。……鬼市。就是天没亮的时候,各路牛鬼神蛇摆摊的区域,主打一个不合法。苏州府也有这么一处神奇的地方,就在元和县辖区内。仓街,南北走向,挨着苏州府城墙的一段路。因为官仓在此,故而得名仓街。不过却和富裕没有一点关系,恰恰相反,算是府城内的贫民区。在仓街周围居住的,三代内一定没有出过官商。低矮的房屋,还有连绵的窝棚,就是最好的诠释。黎明时分,黑布隆冬。许多人就夹着包袱,溜到这里摆摊。天亮之前,这里就是大清律管不着的地方,什么违禁品都能交易。李郁带着林淮生来这里的目的是购买火药。福成离开苏州前,曾告诉过他黑市购买火药的途经。此人轻易不接触陌生客户,除非在鬼市交易。根据福成描述的特征,摊子上摆着一尊关公像。李郁在一处摊位前停下了脚步:“五叔,我要10斤带响的。”蒙着头,看不清模样的摊主嘿嘿一笑:“带银子了吗?”“自然是带足了。”“那就跟我走吧,小心点脚下。”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摊主在前,二人在后。走进了仓街附近的小巷子,又拐了两个弯。林淮生用手肘示意李郁,身后还有人监视。唤作五叔的摊主走进了一间窝棚,穿过去后又是一条巷子。咚咚,他敲了两下门。门开了,里面黑咕隆咚。“两位,先拿银子吧。”林淮生掏出一张银票,放入五叔手中。“你们在这等着,我进去验了没问题,就给你拿火药。”五叔进了黑乎乎的院子,消失了。没一会,他拎着一包东西出来了。“你们给了100两,就值这么多。”李郁接过一掂量,显然没有十斤分量。不过火药这种违禁生意,向来是卖家说了算。“待我回去试试,若是成色好,百斤我也吃得下。”“嘿嘿,50斤以下我闭着眼睛随便卖。超过50斤,我得知道你的底细。”五叔也是盗亦有道。二人拎着一袋火药,在他的带路下走到了仓街。再回头,人已经不见了。……“走,咱们回去试试这火药。”天色逐渐大亮,城门也开了。正好一艘划船来送菜的小船,卸了菜准备回程。被两人雇佣了,坐船回堂口。一路都是走的护城河,先向南再向西,最终汇入大运河,到达目的地。苏州的水系四通八达,水网密布。给李郁留下了深刻印象,都说南船北马,果然如此。骑兵在这种地方,怕是作用不大。相反,一支水军的威力不可小觑。理论上,一艘炮舰可以从太湖起锚,一路航行到京城天子脚下的通州湾,给清廷一点美术生震撼。李郁和放哨的人挥手示意,围墙的大门缓缓打开。“不错,火药颗粒均匀饱满,没有受潮。”三层油纸包裹,火药在江南这种潮湿气候下保存殊为不易。李郁倒是发现了一点。和上次打猎所用的火药不同,区别就在颗粒大小。上次打猎的火药,颗粒少,粉末多,大概是绿营军中所储火药。这个五叔,难道会自己制造颗粒火药?……“走,跟我进山试枪。”上方山距离堂口,仅仅几百米。除了清明,平时鲜有游客,阴气森森。这里,就是苏州百姓人生的后花园。李郁拿了一把燧发枪,林淮生是一把火绳枪。两人用刚买的火药装填,准备试枪。铅弹则是自己融的,这是火枪手的基本素质。沙沙,树叶晃动。一只大猴子跳了出来,盯着林淮生放在石头上的花生。:()大清话事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