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堵路之人,正是陈金,陈金见卜己来势汹汹,却也丝毫不惧,手中战斧挥舞,带着呼呼风声,向着卜己砍去。卜己连忙侧身躲闪,手中长枪向着陈金刺去。两人你来我往,斗了十多个回合。卜己心中暗暗叫苦,隐隐感觉自己不是这人的对手,他又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必须尽快突破陈金的阻拦。他深吸一口气,使出了自己的绝技,枪头闪烁着寒光,向着陈金的胸口刺去。陈金见卜己使出绝技,不敢怠慢,手中战斧挥舞,向着卜己的长枪砍去。只听得“当”的一声,卜己的长枪被战斧砍断,他的胸口也被战斧砍中,鲜血直流。卜己只觉自己身体一晃,被从马上震飞出去。卜己躺在在地上,想要站立起来,却是有些力不从心,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逃脱了,只能等待着死亡的降临。陈金却没有将其斩杀,而是上前将卜己生擒,准备将他带回去。周边的黄巾士卒,见渠帅被擒,大多也就没有再抵抗的勇气,有些丢下武器束手就擒,有些则心存侥幸,往大河里跳去。姜滔见到被河水冲走的那些黄巾溃兵,心有不忍,但也知这就是这个大时代的规则。自己现在根本没有什么资格去改变什么,只能让人收降俘虏。大战一直持续到晌午,期间很多黄巾贼众欲逃离,拼命想杀出重围,成功者却寥寥无几。更多的则是惊慌失措间,一时情急,跳往大河里,最终被河水带走。直到听到黄巾渠帅卜己被擒的消息传遍战场时,那些黄巾贼众才开始大规模的向官军投降。还在指挥战斗的皇甫嵩听到那黄巾渠帅卜己被生擒,很是高兴,当问是被何人所擒时,却得知是那支青州兵,皇甫嵩大感意外。说实话,之前皇甫嵩还是对姜滔的身份有所怀疑的。所以也是让其单独领兵在外。更是害怕姜滔泄露消息,在四更天准备突袭黄巾大营时,才向姜滔传令让其准备的。没想到这支自己没有在意的军队,却俘虏了黄巾渠帅,这怎能不让其感到意外。大战结束,皇甫嵩让心腹指挥清理战场。自己则是传令姜滔带着黄巾渠帅卜己来见他。姜滔带着陈金,押着卜己来到皇甫嵩面前。“卑职见过将军,恭贺将军旗开得胜。”打了胜仗,皇甫嵩也是很高兴,对姜滔的态度也好了许多。“好好好,果然是英勇之辈。此次你能擒获卜己,大功一件。我会上表朝廷,为你表功的。”“谢将军栽培。此次得胜,全靠将军运筹帷幄,我等只是听令行事。卑职也是好运。这卜己哪里不跑,跑到我这边来了。幸得我手下将士英勇,才将其生擒。”姜滔当然不敢居功自傲,将功劳全归功于皇甫嵩。“无需谦让,我这人向来赏罚分明,更不会贪墨别人功劳。”皇甫嵩当然听出了姜滔的“谄媚”,但是自己毫不受用,又看向姜滔身边的陈金,见其高大威猛,也由衷赞道:“果然是猛士也,你等放心,我会一并为你等表功的。”“谢将军。”陈金倒是毫不在乎。最多也只是想靠军功了了他被通缉之事。皇甫嵩之后又询问了姜滔战斗经过,在得知其第一时间杀向了渡口,很是满意,不由再次夸道:“你能想通此关节,确实有几分本事的。”听完姜滔汇报,皇甫嵩自然又看下被捆绑着的卜己,见其一直怒视自己,也不在乎。对其说道,“你等不尊朝廷,干此祸国殃民之事,等着被押往京师,听候朝廷发落吧。”清理完战场,大军便在这黄巾大营处,安营扎寨,准备在此地休整。而官军众将领,包括姜滔,则汇聚在皇甫嵩的帐内,听取这次战斗汇报。“此次战斗,我军伤亡四千余人,另失踪数十人。此外,姜军侯的部队,死伤七百多人。此战我军共斩杀黄巾贼众七千多人,生擒黄巾渠帅卜己,俘虏两万余人。其他黄巾溃兵,少数逃离,更多者跳入大河,不计其数。缴获物资车辎两万多辆……”负责通缉的将领汇报着此战情况。帐内官军听了汇报,个个喜形于色,这是一场大胜啊。等上报朝廷,这里的人皆有奖赏。皇甫嵩听了也是很满意:“诸位辛苦,此战大获全胜,我会上表朝廷,为各位表功。”“全赖将军运筹帷幄。”众将领听了都十分高兴,不忘夸赞一下皇甫嵩。皇甫嵩目光扫过眼前的众将领,见众人皆面露喜色,唯独姜滔一人,虽面带笑容,却不像其他将领那般兴奋。“此战姜军侯带人生擒卜己,大功一件。为何似乎有些不太高兴?莫非是担心我等贪墨你的功劳?”皇甫嵩以为姜滔是害怕他们这些将领欺负他这个外军,贪墨了他的功劳。“将军误会了,我等在青州便知皇甫将军是当世名将,怎会认为将军贪墨卑职这一点功劳呢?卑职是见大战结束,也为胜利高兴,只是此战之后,卑职便要离开此处,返回青州。卑职从未打过如此痛快的仗,此次一别,怕是再也不能跟随将军打如此痛快的仗了。因此有些伤感罢了。”姜滔越说越伤感,还好没有落泪,不然就真的演过头了。皇甫嵩听了,却也说不出话来。开始时,他确实对这个姜滔的出现有所怀疑,怕是哪里来的冒名之辈,或者别有用心之人。只是此次大战,他也见识了姜滔手下的英勇,对其大为改观。特别其能想到抢夺渡口,又能带兵生擒卜己,算的上是有勇有谋。甚至也生出了一丝其不是自己部将的可惜。见皇甫嵩沉默,身边的阎忠思考了一下说到:“将军,此次剿灭兖州黄巾,可喜可贺。可是其他地方的黄巾还未平定,料想不久朝廷就会传来调令,让我等去往他处继续平叛。我见姜军侯有勇有谋,何不将其从青州要过来,让其跟随将军继续平叛呢?”:()三国:庶民崛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