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日后发生的事,她心里生出一丝埋怨来,阿娘啊阿娘,你害的我好苦。
这种口头约定有什么意义呢?恐怕只有她当真了吧。
武三思活着的时候,三哥李显放任武三思父子作威作福,排斥李家宗室,他们狂妄的行为又招来祸端,李重俊杀了武三思父子。
等到后来四哥李旦当上皇帝,又下令毁掉武三思坟墓。
当日在明堂的誓言,能有几个人记得呢?
就连她……也快忘了。
另一边,武攸暨的住处,武攸暨沉默不语的看着天幕。
作为当时血色婚礼的另一方,他这些年丝毫不在人前表现埋怨。
他死了妻子,公主死了丈夫,不过都是两个皇权下的牺牲品罢了。
则天陛下一边利用武家,一边也防备武家。
武承嗣、武三思的的野心陛下会看不出来?
只好选了他这个倒霉蛋,看中他不主动惹事的温厚性子,还杀了他的妻子,武攸暨觉得这是在给武家警告。
待听到“联结武氏和李氏的工具”时,武攸暨沉默的面庞泛起波澜,露出不满,他这就不认同了。
武家势力不容小觑,只会成功公主的助力。
武承嗣、武三思还活着的情况就不提了,但如今这两人都死了啊!
他武攸暨出面收拢剩下的武家势力,只有给公主加分的事,是决不可能拖后腿的。
【总的来说,武周时期史书记载的太平公主还是比较沉稳谨慎的,但到了中宗、睿宗、以及先天政变前的太平公主,则开始孤注一掷的夺权。
李显当皇帝时,太平公主的记载不多,史书叙述较多的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策划唐隆政变这件事。
唐隆政变,是她在中宗一朝,李显死后,最重要的权谋。
但从事后论功行赏看,太平公主赢得不多,最大的赢家还是李旦和李隆基两父子。
对李旦,那是人在家中坐,皇位天上来,儿子和妹妹给自己挣来个皇位。
对李隆基,太平公主那真是他的大贵人,一起合作政变让排行老三的李隆基越过兄长当上太子。
等李隆基当上太子,太平公主的步步紧逼,更是变相帮李隆基聚集了一批拥护者。】
太平公主脸色一白,她的步步紧逼,帮李隆基变相聚集拥护者?
第62章第62章
唐中宗时,相王府上
李旦和李隆基此时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
“皇位天上来”这句话的含金量实在是太大了,李旦心情有几分复杂,尤其是想到未来的自己有可能已经坐在皇位上,就更难受了。
李隆基猛拍了一下额头,天幕这样说出来有什么意思,姑母只要不是不图回报的大好人,都不会再没有顾及的帮他了。
【唐隆政变,太平公主出力仅次于李隆基,但得到的回报完全不够,与付出不成正比,甚至是损兵折将的惨败。
首先是同盟兼至交好友的上官婉儿,她提供了一份遗诏,给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政变提供了史书上最合理的理由,即韦后篡改遗诏,动摇社稷,图谋不轨。
另外,在政变当晚,还有一道出自幼帝李重茂口,很可能是上官婉儿执笔的诏书,直接盖章肯定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行为的正确性。
但是,上官婉儿却被李隆基杀死在了政变当晚。
其次,是太平公主派出去参加政变,后来投靠李隆基的薛崇简,薛崇简当时任卫尉卿,卫尉寺的最高长官。
卫尉寺管武器制造和储存,以及宫廷守卫。
直白地说,薛崇简在政变当晚就是提供武器,外加杀进皇宫带路的。
那么背叛母亲投靠表哥的薛崇简结局怎样呢?
他在史书上的结局很好,是“特赐李姓,官爵如故”,但是,墓志铭出来后,薛崇简是被贬出京,客死异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