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是个好孩子。”
周夫子开始吟诗了,最开始是简短的七言绝句,容与张口就来,后面周夫子开始背七言律诗,容与也是一字不漏的复述。
周夫子的手都在都,继续背了长诗,容与还是一字不漏的背下来了。
张里正也没想到,容与这样厉害,笑道:“濂溪,怎么样我家这茶可好?”
周夫子点点头,顾不上和里正说话,喝了一口凉茶道:“你这孩子倒是聪慧,可想念书?”
容与乖巧点点头道:“爹娘说明年让我去念书。”
“为何是明年,你……如今六岁,若是照现在这个样子,怕是再过两年就可以考童生了。”周夫子听到这孩子要明年才去念书,有些急切。
“爹娘说家里条件不好,只能攒攒钱明年再念。”
“原来如此。”周夫子笑道:“那你准备去哪里上学?”
“听里正爷爷说,村里有书塾。”
周夫子哈哈大笑道:“原来是准备在村里念书。”
“这样你今日和你爹娘商量了,明日就来学堂里念书,至于束脩什么的,手里宽裕了再给。”周夫子笑道。
里正看容与呆住了,笑道:“还不快去和你爹娘商量。”
容与看了看周夫子,又看看里正,问道“夫子,如今在村里念书,一年束脩多少钱?”
“这一年的束脩是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容与默念了一下,点点头道:“多谢夫子,我会回去和爹娘商量的。”
容与告别了张里正和周夫子,就回家了,刚好许氏在家,许氏一听夫子说先不收钱,心里就起了警惕心理,会不会是什么骗局。
“有张里正在应该不会,咱们一会儿去问问张里正怎么回事。”
“嗯!”
夫妻俩到了张家,才知道原来是容与记性好,能把夫子念的诗一字不漏的背下来,夫子才起了爱才之心。
“你们放心吧,周夫子很负责,我们村的孩子都是他启蒙,我家大哥儿也是,相信已经在县城念书了。”
容安点点头道:“不是我们不相信夫子,是这事太快了,我们都不晓得。”
张里正笑道:“我也是看与哥儿聪明这才让濂溪来看看,是不是个读书的好苗子,没想到还真的是。”
“念书这事你们好好考虑吧。”
容安不好意思道:“我们原本也是准备让与儿念书的,只是与儿年纪小,加上我们家刚搬来,手头不宽裕……”
张里正点点头道:“我晓得……这念书是个费钱的事,只是若是你们想让孩子去念书,就还是趁早念,我家大哥儿都是五岁就跟着濂溪启蒙了,也是今年才准备去考童生。”
“早些念书,也能早些出头。”
容安点点头道:“我们回去商量商量,多谢里正了。”
里正摆摆手道:“客气什么!”
回去的路上,许氏问道:“当家的,你怎么想。”
“我原本是看与儿体弱,念些书不至于当睁眼瞎,若是……与儿是个念书的料,咱们就不能耽误他了,现在就送他去念书。”
“至于束脩,咱们也要给,大不了咱们辛苦些,不能苦了孩子。”
“这倒是在理,我只是担心若云……若是发动了,有个好歹,咱们手里,有钱也能治啊。”
容安想了想,点点头道“既然这样,咱们就先教半年的束脩,夫子既然喜欢咱们与儿,先交半年应该也可以,后面咱们宽裕了再给。
“这倒是个好办法。”
“那就这样办。”
夫妻俩回去就说了商量的结果,容与倒有些犹豫了。
“与儿,怎么了?”许氏看儿子沉默了,好奇道。
容与看向爹娘,低声道:“可是念书不仅仅要束脩,还有书本笔墨纸砚这些都要钱,家里的情况……”
“若姨肚子都这样大了,家里的屋子都有些住不开了,我自己也能学,还是先把房子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