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在这个世界,他真正的亲人是老爷子他们。
若是没有他们,林泽在这里时真正的‘外人’。
“爹,我奶、妹妹她们怎么样?身子可好?还有族亲们,田地的庄稼长势如何了?建房的土砖晒够了吗?”林泽突然发现,桃花坪有好多细节他都记得很清楚。
林郁盛与老爷子相视一笑,“来这一趟,一是为了看你在书院过得如何,二是有人给你来信了。”
第124章第124章祭孔大典
“阿爷、爹,你们坐。斋舍里平日我一个人住,便只有这一把椅子。”林泽将两位家人领到宿舍坐下说,恰好他们也很想瞧瞧自己学习生活的地方。
再看地上,堆了好些东西,都是他们从家里或是城里买来的。
老爷子和林郁盛一路上都在观察北山书院的环境,在县城吃午饭时,就同好几个人打听过这间书院的情况。
如今亲眼见到,更加放心些。
又听林泽说自己这些日子是怎么吃饭、睡觉、上学的,以及讲学的夫子们各自的特点。
老爷子坐在林泽的床铺上,刚才已经细细瞧过被褥是否够暖和,“看你这书院过得很好,我们也放心了。”
“阿爷,这里的夫子和同窗们都很好,等书院放假我马上回家。”林泽保证道。
林郁盛在爷孙俩聊天,便走到书案前,随手检查林泽的学业。
“你不晓得,那个咸鸭蛋好卖得很。如今还有客商专门找我们定呢。
这事我和你三位叔公商量过,全村一块做。咱家你有腌料的配方,我与他们各出一半银钱买鸭蛋。
你三叔公他们包全腌制、贩卖的活,到时候挣到的银子两边一人一半。
现下村里已经养起一批鸭子,养着下蛋,那咱们村咸鸭蛋的成本能更低些。你买的几头鹅,也大了许多。”老爷子絮絮叨叨地说起家长里短。
林郁盛放下手里的书籍,走过来,从怀里拿出三个信封,“这是谢家家仆专程送来到家里的,另外还有一个小包袱。谢家大公子说,咱们咸鸭蛋做得很好吃,等下一批出,再给他送些去。”
“阿爷、爹,那咱家这咸鸭蛋的买卖铺开,大伙的日子便能好过点吧。”林泽接过信封,并没有马上拆开,又看着他爹弯腰去找包袱出来。
老爷子颔首,脸上都是笑,“大伙都托我给你道谢,这咸鸭蛋还是靠你才有的。”
“大家客气了,都是自己人。爷,配料我写给你们,正好县城香料铺子多。你们回去时买多几份,留着慢慢用。”林泽知道这年头的香料是很贵的,但现在这种情况,他不可能用自己空间的材料。
林郁盛将小包袱放到床头柜上,自己将那唯一的椅子拉过去坐下,“买我们咸鸭蛋的商贩叫余大元,他的铺子就在县城,叫‘余家杂货铺’。
这人经常往来与县城和石潭镇,我们已经同他打过招呼,你若有信要寄回家,可托他带回来。
村里因为做咸鸭蛋买卖,经常有人去镇上,我和你爷即便不去镇上,也能收到信件。”
老爷子一边点头,一边补充道,“快入冬,我们这回给你带的衣裳也没几件,你奶和沐姐儿在赶制冬衣了。若是来不及,你自个儿去县城买成衣穿,别不舍得花钱。”
林郁盛在老爷子说完后,很及时地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子,放到林泽手上,“这是十两银子,你出门在外,又是一个人,身上得有些银钱。吃饱喝足,念书费神。你不爱跟人一块挤着住,别为了省这个单人斋舍,在吃穿上抠抠搜搜。”
林泽都不知道他爷、他爹是哪里来的省钱印象。他从来就没有亏待过自己,也不会亏待自己。
别说手里揣着世子那一千两,空间那些物资,更是想吃就吃。
林泽怕两位长辈不放心,一直点头,十两银子也都收下。又问了一下家里的房子建设进度,父子俩开始重点交流学习情况。
老爷子听不大懂,便自己去帮林泽收拾家里带来的东西。
老人家已经知道,北山书院管得严、学业重,他们两人也不能待太久,免得耽误林泽。
心里虽然舍不得孙子,但也想趁着天色尚早,今天赶回家。
毕竟儿子科考时日也紧张,来时大家都一致推测,明年开春,朝廷就该有恩科旨意下放各地了。
林泽跟两位家人相处了约莫一个小时,他们就赶着骡车回石潭镇。
这时候食堂已经关门,林泽吃着老爷子他们带来的包子和烤饼,一边打开三封信。
分别是谢太傅、谢宁和谢明珠的。
首先是看自己老师的信件,谢太傅开头问候林泽最近过得怎么样。又说明自己因时局变化,没法将林泽带在身边教导,是自己的失职,请林泽体谅。
然后说到林泽的学业,谢太傅托人带来一套《四书五经》全是带有大儒批注的,并且他还在挑选一批科考真题,附带大儒的答案。
等过些时间再让谢家护卫专门走一趟。最后告诉林泽做好明年的恩科准备。过完年,便让林泽去府城找他。在开考前,谢太傅会请大儒专门给林泽和谢宁针对性讲学。
并且让林泽现在这几个月中定时写信到谢家,师徒两人进行学业交流,以便谢太傅及时掌握林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