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限免 > 第495章 绝对权力(第1页)

第495章 绝对权力(第1页)

第495章绝对权力

大明周报连续四期,都是关于管事与管人的讨论。

更加坐实了之前的猜测,这就是变革的号角。

不出意外,此事成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

各路人马纷纷表自己的看法,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也有人无所谓。

但各大学派却都在积极响应,为这次变革摇旗呐喊。

作为显学的理学被打压,大明出现了思想空白。

这么说也不准确,陈景恪的大同思想,将会是朝廷扶持的主流。

但一是大同思想出现的太晚,二来但陈景恪并没有搞唯我独尊,而是给各派都留下了生存空间。

各派都想抓住这个机会,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变革就是最大的变数,也是他们的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朝廷摆明车马要变革,那他们想上车,就必须支持变革。

别看之前这些小学派被理学压的很惨,但不能因此就小瞧他们的影响力。

在局部地区,他们的学说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比如横渠先生张载,他主要在关中活动讲学,所以他的学说在关中的影响力甚至过理学。

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本土’思想,影响力都不可小觑。

只不过,他们的思想一般存在某些缺陷,无法获得大多数人的普遍认同。

理学的优点就是,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最后获得了普世的机会。

但即便是理学最昌盛的年代,那些小学派在‘本土’依然非常活跃,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这种情况有好处,那就是思想界比较活跃,会诞生无数的学者、文化名人。

坏处就是,容易造成思想混乱。

前世大明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呢?

老朱的方法简单粗暴,他下令科举以朱子传注为唯一答案。

朱棣进一步整理出了朱子注释版《四书五经大全》,要求科举必须以此为答案。

这么做,彻底扼杀了小学派的生存空间,迅统一了思想界。

坏处是,思想界进一步教条化。

陈景恪知道,这些小学派的存在具有两面性。

扼杀是最简单的办法,但不利于文化的繁盛。

所以他尝试用一个框架将其都装进去。

在确保多样性的情况下,又不让各思想跑偏。

事实上到了现在,陈景恪也不怕思想界会分裂。

秦国还没有大一统的时候,诸子百家争鸣,思想界空前繁荣。

然而不论是哪个学派,都以华夏文化传承人自居。

秦朝建立后,大一统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陈景恪穿越后,进一步强化了华夏文明的概念。

不管内部思想怎么变动,大家头顶都是同一片天。

这也是他敢于尝试多样性的底气所在。

换成华夏之外的地方,他肯定也会搞一神教,搞唯吾独尊。

因为不这么搞,秒秒钟就能分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