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日月当空 武则天 破碎 > 各派人物登场(第1页)

各派人物登场(第1页)

如果说李义府对标的是来济,那么许敬宗对标的便是长孙无忌。

许敬宗出身高阳许氏,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世族,但是他和长孙无忌却不是一路人。

虽然他也是贞观年间的老臣了,但是不同于长孙无忌从一开始是李唐的铁杆追随者,他早年为隋朝官员,后来投奔瓦岗军,李密兵败后才投奔的李唐。

此人颇有才名,当年还被太宗收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同期是房玄龄、杜如晦、孔颖达、虞世南这样的人,经常和还是秦王的太宗讨论时政、典籍,太宗即位后又兼修国史,后迁为中书舍人。

眼看着前途大好,却在贞观十年,因事被贬,外派为洪州司马。

这事儿说起来简直没有逻辑,甚至是莫名其妙。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百官縗絰,许敬宗竟然在葬礼上因为率更令欧阳询相貌丑陋,大声取笑。先不说冒犯了同朝为官的欧阳询,这完全是对长孙皇后的不尊重。也不怪御史弹劾,太宗生怒,贬谪他了。

还好此人的才能确实不错,也是从秦王府就跟随太宗的老人了,再加上太宗心胸宽广,唐初又正是用人之际,所以等太宗消气后就又把他调回了中央,做了给事中。

后来,太宗亲征高句丽期间,他又和高士廉(长孙无忌的舅舅,养大了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等人一起辅佐李治处理政事。因擅长起草诏书,文采斐然而被太宗欣赏,兼任中书侍郎。李治即位后,他又拜为礼部尚书。

眼看着前途再次光明,此人又出岔子了。他把女儿嫁给了在岭南地区有很大势力的冯盎之子,还收了不少金银财宝,被人举报,贬为郑州刺史。

收不收钱的另说,冯盎的祖母是冼夫人,岭南俚人首领,粤西和海南的实权领导者。冯盎本人在继承先辈势力的基础上,继续盘踞岭南,后虽归顺唐朝,却久不入朝,因此被多次弹劾谋反。太宗那时都准备用兵平叛了,还好被魏征劝住先派了使节过去,顺利解决。

他作为一个中央官,把女儿嫁给冯盎的儿子,这样的人家,别人举报他可能都不是私怨使然。

虽然永徽三年,他再次回到中央,担任卫尉卿和弘文馆学士,但是此时长孙无忌势大,早就没了他一个非关陇集团分子的晋升途径。

不过,现在又让他逮到起复的机会了。在李义府试水成功后,许敬宗也公开支持李治废王立武。这具体表现在,他多次公开劝长孙无忌顺从李治的心意,就算被长孙无忌责骂也依旧不改。

就此,在废王立武事件中,以李义府和许敬宗为首的支持派初步形成。不久后,许敬宗重新拜为礼部尚书。

支持派能在李治的支持下在朝堂上风生水起,而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反对派却没有进行激烈回击。有一个很大的原因便是中立派的存在,尤其是这个中立派头头还手握兵权。他便是太宗留给李治用来制衡长孙无忌的后手。

此人便是李勣,原名徐世勣,自瓦岗军归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李靖齐名的武将,跟随太宗平定四方、大破突厥、开疆拓土。

贞观二十二年,拜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后又拜为太子詹事。

贞观二十三年,太宗日益病重,外派李勣为叠州都督。他对李治说,“你对李勣没有恩情,他恐怕不会效忠你。现在我把他贬谪出京,等你即位了,再把他调回来,予以仆射之职。如此,他便会效忠你了。”

李治即位后,便将李勣重新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后又加封尚书左仆射,也就是尚书省的实际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同为三省长官,执掌相权,并且为首相。

没过多久,李勣便上表希望皇上免除自己的仆射之职。李治虽然同意了他的请求,但是却册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拥有和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同样的权力和地位,管理政事。顺便一提,长孙无忌便是太尉。

永徽四年,李治又加封李勣为司空。

从李勣上表免除自己的仆射之职便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所以尽管被李治恩重异常,有着和长孙无忌一样的地位,但是他很少在朝堂上发表意见。

他既不支持长孙无忌,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站在李治这一边的态度。然而就是这种模糊的态度,再加上手握兵权,长孙无忌不敢动他。

而李治作为皇帝,天然拥有比长孙无忌更高的地位和决策权力。在这种情况下,李勣沉默便是默认,便是对李治的支持。

眼看形势一片大好,李治便召集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褚遂良四人开小会,准备直接开诚布公地宣布,他要罢黜王皇后,立武昭仪为后。

这四个人能走到现在这个朝臣之首的位置上,没有哪个是等闲之辈。所以,皇上刚提出来要开宰相小会,他们就大概猜到皇上想要说什么了。

对此,四人的态度并不统一。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是反对废王立武的,而且他们的态度已经在李治前几次的试探中表明了。

李勣保持中立,后来还请病假不去了。

于志宁的态度则比较暧昧。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是太宗临终托付的顾命大臣,还在太宗死后顺利护送李治回宫即位。其中,长孙无忌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李治的舅舅,并在高阳公主案后清理朝堂势力,权倾朝野。褚遂良本来是太宗留给李治用来制衡长孙无忌的行政方面的后手,但是现在他明显是和长孙无忌站在了一起。

李勣手握兵权,是太宗托付给李治的军事方面的后手,得李治信重。甚至因为长孙无忌的愈发强势,李治更加信重他了。

而于志宁当年任太子詹事,负责教导李承乾,虽然他多次劝谏李承乾不要奢侈,不要沉迷享乐,不要和宦官、突厥人混在一起,但是李承乾完全不听。他中途因为母亲离世,想要辞官守孝,太宗也以太子需要教导为由,不让他走。后来就是李承乾谋反贬为庶人,从属他的职官们除了于志宁全都获罪。

虽然太宗又让他继续做李治的太子左庶子,教导李治,李治即位后也被拜为侍中(门下省长官,宰相之一),但是因为有李承乾这个案底,他到底是比较弱势,所以也不太想掺和进长孙无忌和李治对于朝堂主动权的争夺。但又没有能力像李勣那样,直接请假不来了,只好像墙头草一样摇摆不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