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和武媚娘又温存了片刻,便回到两仪殿,招来心腹,命其快马加鞭,赶往兰陵,暗自调查灾情。
约莫十来日,心腹回到长安,禀告灾情。兰陵确实发生了严重水灾,田地和房屋被淹没,百姓流离失所。洪水退去后,田地大多被当地大户占了,饥民有的逃荒走了,有的卖儿鬻女和自卖为奴。
“当地大户?”李治轻笑一声,玩味地重复着这四个字。
心腹闻声抬头,只见李治坐在两仪殿的高位上,面色半掩在阴影中,让人看不清。心腹又低下头,从怀里掏出从百姓口中得知的灾情记录,让太监呈给李治。
李治看着纸上字字泣血的话,以及反复出现的“萧氏”,还有那句“管事的说,萧家女儿生的孩子是管辖王城的雍王,这天下未来就是雍王的,现在雍王的外祖家收了你们的地,是给你们的恩赏。”
他怒极反笑,“这天下未来是雍王的。朕怎么不知道这事儿?”
殿中无人敢应答,每个人都恨不得将头埋到地底。
半响,心腹郑重说道,“陛下,此记录皆为百姓所言。百姓蒙昧,又遇灾情,心智有损,望陛下宽心。”
李治看着纸上那句“要真像管事儿说的,咱们的好日子也是到头了”,声音冷冽,“如何蒙昧?朕怎么觉得百姓比一些当官的看得都清。”
心腹不敢应答,只是沉默长拜。
这一晚,李治没有去后宫,而是坐在两仪殿反复看那份记录,以及父皇留给他的书。那些书上有父皇的笔记和教导,写着要爱民如子,要虚心纳谏,要勤俭威严,要做一个好皇帝,守好李唐的江山,让百姓安居乐业。
李治是李世民登基后出生的,没经历过战乱,没见过隋末的饿殍遍地,甚至大多时候就在长安城里呆着。
百姓更多的是在父皇、母后口中和圣贤书里听到、见到的,真实的他们其实离李治很远很远。
关于要爱民和如何爱民的言辞,李治可以说上几天几夜。但是当真正看到百姓的话,甚至那个瑟瑟发抖的惜兰,他才发现要爱民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做皇子的时候,他无需拉拢朝臣,无需与兄弟相斗,便成为储君,甚至有时间忧愁命运无常。顺利做了皇帝后,有父皇留下的贞观盛世,安稳边疆,顾命大臣,他最大的烦恼就是增长势力,从强势的大臣和世家手里夺回主动权。
然而当他专注于争夺政治主动权的时候,他的百姓在受苦,那些世家在啃食他们李家的江山!
也许是夜里太安静空旷了,24岁的李治心里漫生着愧疚和难堪。他想,朕这个皇帝做得真差劲。
突然,李治放下书,向后宫走去。他现在急切地想见到武媚娘。
李治一路疾行,推开夕云轩的宫门,走进武媚娘的寝室,将其拥入怀中。
武媚娘被李治浑身的寒意惊醒,迷迷糊糊地回抱着李治,“陛下,您冷不冷啊?”
李治呜咽一声,“媚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