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坐到宁策对案,见案上排放着几个香料瓷瓶和涂了椒泥的狭长石匣。宁策手里的拓纸置在燃着艾草香丸的博山炉之上,青白色的烟气,均匀吐触在浸染浓墨的字迹上。
这是时人保存纸页的熏蒸法。
宁策自少时起,便喜欢收集古籍拓文。
小时候,云桑在玉瀛宫也曾跟着他一起做过这些。厚厚的一摞纸,一做便是整个午后。
见她出来,宁策视线一掠,收起纸页。
“手给我。”
他挪开案上诸物,朝云桑伸出手。
云桑循着他的视线垂眸,这才发觉刚才猛地一抓榻板,掌心缠的绷带上又渗出淡淡血迹。
宁策握过云桑的指尖,凝目看了看,取过案上一个小瓷瓶:
“刚好适才调香时,顺手配了个白芷药膏。”
云桑试图缩手,“不用了。”
她没能挣开。
男子的手指修长柔韧,就那么轻轻握着,也似蕴了千钧力。
“不是说好了,要好好相处吗?”
宁策温和牵唇,解开绷带,用玉勺挑起药膏,细细涂到云桑掌心的伤口上:
“还是说,其实一直还疑心着我,觉得迫于无奈地被我利用了,心里生着气,所以一路上连话都不肯说?”
适才颠簸骤起,她的手却扶得那么快,显然并没真睡着,而是宁可一路假寐,不愿开口同他说话罢了。
云桑被说中了心思,暗自抿紧唇线。
半晌,抬起眼,看向宁策。
车窗外林光婆娑,投映在男子沉静的面容上,低垂的眉眼温山柔水,看不出什么情绪。
可到底是将来谋登极位之人,不是什么蠢傻好骗的。
“我说过了,真心愿意为哥哥所用,怎么会生气?”
云桑觑着宁策上完了药,抽回手,自己慢慢用绷带缠着:
“哥哥自小能力出众,将来建功立业,我也能跟着受惠不是吗?”
案边的窗扇开着,车外山道的清风自窗棱碧罗纱间穿入,吹得案上纸页簌簌轻响。
宁策收起药瓶,伸指拂压过案上的经文拓纸,淡淡牵唇:
“阿梓说这样的话,看来,还是生气了。”
车队行至亭驿,停驻暂作休整。
云桑下了马车,走到林边俯眺林坡外的山谷。
秋兰送来披风,一面为郡主披上,一面压低声禀道:
“骁骑卫军长回来了,说事情已经办妥了。”
云桑拢住披风,想起自己的交代,问道:
“那个人……怎么样了?”
“还活着,就是病得昏昏沉沉的,没开过口。”
秋兰说道:“军长暂时将那人送去了附近村户,但让奴婢告诉郡主,他底下能用得上的可靠人手不多,且还有别的差事,没法一直在那儿盯着。郡主身边若有私卫府兵可遣,最好让他们尽快将人送去妥善处,以免节外生枝。”
云桑沉默下来。
大周的高门贵女,身边多少都有些可用之人,像舞阳长公主那样有府邸的公主皇女,甚至可以豢养府兵、猎队。
但云桑身边,只有一个秋兰是真正信得过的。
至于宫里每年发下的几百两例钱,她也根本没法按自己的想法用。怎么用,打赏出去多少,赏了什么人,皇后都一清二楚,自是不可能让她拿去养什么私卫府兵。
云桑思忖片刻,吩咐秋兰:“你从我的金银首饰里择些合适的赏下去,让军长先把那人送去我们今夜落脚的驿馆,等我想办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