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然而元娘却昂首挺胸,目光坚定,步伐稳健,仿佛带着风,转瞬间便来到了眼前。
若她换上男装,简直与男子无异。幸运的是,元娘的五官也颇为端正,虽不及二娘那般令人惊艳,却也是难得一见的佳人。即便是穿上男装,她也定是那英俊的少年,与刘堃相比也毫不逊色。
太后见状,心中不禁更加亲近了几分,元娘行礼完毕后,太后便赐予了她座椅。
“听说元娘在庄子上居住了数年,你心中是否怀有怨恨?”太后带着微笑询问元娘。
元娘立刻起身回答:“回禀太后,我不敢对太后有所隐瞒,初到庄子时,我的确心怀怨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理解了祖父的苦心。我幼年丧母,悲痛之下,一度心如死灰。然而,在庄子上,我目睹了农人一年四季辛勤耕作,尽管衣衫褴褛,食物匮乏,他们却始终不辞辛劳,不懈耕耘。这一切的背后,不过是对生活的希望。。。。。。”
“真是个令人振奋的‘希望’二字。”太后打断了元娘的话:“那么,你能否解释一下,那些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农人,他们还能有什么希望?”
“皇上即位后,着手修复水利设施,减轻徭役,降低赋税,这便是希望。太后在后宫中,一改往昔的奢侈风气,削减皇室开支,这更是希望。我作为一个世家女子,有朝一日或许能够向皇上和太后传达他们的艰辛,这也是希望的一种。只要有希望在,暂时的困苦便不算什么,因此,尽管农人们生活艰辛,他们却甘之如饴。”
“真是个伶牙俐齿的姑娘,那么,你的愿望是什么呢?找到了吗?”太后微笑着询问。
“起初,我免除了庄子上佃户的租子,让他们能够温饱,我以为这就是我的愿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意识到我所能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减免的租子不过是杯水车薪。后来,我身患重病,上吐下泻,药物难以入口,几乎濒临死亡。幸得一位铃医救治,我便邀请这位铃医留在我的庄上,并拜他为师,学习医术,救治他人。每当看到那些病人转危为安,我才真正感受到那才是我真正的愿望。”
“你竟然会治病?来给我把个脉怎么样?”太后再次仔细打量她后说道。
“民女所学尚浅,不敢为太后把脉。”元娘跪下婉拒道。
“我只是让你把个脉而已,又不是开药方,有什么好怕的,来吧。”太后直接伸出手,旁边的姑姑迅速放好垫子。
元娘不便与太后平起平坐,只好跪在地上为太后把脉。她分别用双手诊了一会儿,又观察了太后的舌苔,说道:“太后脉象右关滑而微大,左关稍弦,其余部位平稳。这表明木气郁结而土气虚弱,导致太后难以运化湿气,因此食欲不振,胸胁感到不畅。”
“看来你这姑娘还有几分本事,最近哀家就是感觉食欲不振,可又不想吃药,你可有什么方法?”
“禀太后,民女有一糕饼的方子可献于太后。”
“那你写来看看。”太后命人拿来纸笔。
待元娘写完,太后一瞧,心中先赞了一声好字。世家女子时下多以颜体为主,圆润大气,尽显富贵之意,而元娘所书却是柳体,银钩铁画,真是字如其人。
太后又仔细端详那方子,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白扁豆、芡实、莲子肉,辅以白糖和糯米面,粳米面制成糕点,皆是药食同源之物,可见这位姑娘考虑周到。
“太后,此方名为八珍糕,药方平衡,久服可补脾养胃。不过民女才疏学浅,建议请宫中御医共同审阅。”
太后接过方子,递给一旁的姑姑,并笑着说:“我会让御医审阅的,若此方确实有效,哀家自会重赏于你,你且起来吧。”
元娘缓缓站起,有些不稳地后退几步才稳住身形。
“你的腿受伤了吗?”太后审视着她的双腿。
“回禀太后,小女子只是昨日不慎被烫伤,但并无大碍,感谢太后娘娘的关心。”元娘略显慌张地低头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