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嘉点了点头问道:“要在哪里会面。”“应该是在叙州和辰州之间。”李元清说着。“溪州刺史王虔朗没有说明此事,只是说了个大概位置,尽量在几人势力的交界处。”李元清回答着。王虔朗想要促成此事,可需要费一番功夫。李从嘉展开地图看去,叙州、辰州之间有辰溪县。辰水之畔,辰溪县,有一处仙人湾。水路纵横,四通八达,是一个会盟好地方。历史上王虔朗、钟志存就是两州之主,在夹缝中求生存,为周行逢说服过蛮夷投靠。此时李从嘉携大胜之威,钟志存已经被他击败收服。王虔朗现在有些墙头草,不知道如何是好。潘叔嗣已经逃亡,湖南之地就属李从嘉一家独大。自己能撮合黔中节度使符彦通,徽州蛮酋长杨正岩,这两人共同投靠,自然是大功一件。“可以!”李从嘉说道:“替我回话,告诉王虔朗,尽快促成此事,若是成了此事,少不了他一州刺史之位!”辰溪会盟若是此事能成,也是一件美事。几日后,李从嘉深思熟虑!决定派遣信使分别前往黔中节度使符彦通和徽州蛮酋长杨正岩处,传达此次会盟的邀请。并说明共同合作的利益所在。为了确保这次会盟的成功,他还准备了一份详尽的计划书。其中包括如何整合各部资源、共同抵御外敌的具体策略,以及未来共同发展繁荣的蓝图。与此同时,对于态度摇摆不定的王虔朗。李从嘉决定亲自写一封信,对他愿意拒绝潘叔嗣,促进会盟之事大加赞赏。在这封信中,李从嘉诚恳地表达了希望王虔朗能够积极配合。而派出去的使者正是秦再雄和钟志存。这两人在历史都曾招降过蛮夷之主,收服数州之地!这一日,文臣武将汇聚在朗州城内。六月末。近一个月的忙碌。朗州城的局势及周边县城的投降,终于也理出了个头绪。此时归属于李从嘉的地区,已及朗州、岳州、潭州、澧州、辰州等七州之地。溪州摇摆不定,等到和谈结束也会归顺。而潘叔嗣流窜到衡州、敏州(今湖南衡阳、邵阳)。岭南以北。只剩下锦州、徐州、浆州、懿州飞山洞、等大片的湘西苗寨地区和一些荒山小州县。潘佑汇报道:“启禀主公,此时整顿兵马,我军已扩充到5万余人。”“合计户籍约有二十万户,人口近七十万,但是各地灾荒严重,此时缺粮。”李从嘉以前知道一组统计,古代人口缺少,特别是在这种动乱的时代。南平是三州之地才有十万万户,而自己虽有七州之地,但是历年大战。能有二十万户人口也就差不多了。再者,这个时代一户人应该有五口人。但是这个时代男丁征战,家里老弱饿死,所以一户肯定不到五口人了。李从嘉又说道:“还需尽快恢复民生。”“潘佑,张泌,你们以政务为主多选拔贤能之士,赶快治理地方。”“还有刚刚听你汇报,兵丁足有五万,八十万人口,五万士兵实在太多了。”李雄道:“骑兵主公这些氏族都是各地受降兵丁,咱们手上的老卒子,也就一万余人。”“哎!”李从嘉也是哀叹一生,在这个时代十抽一参军就已经是民生的极限了。此时自己也几乎达到了这个比例。李从嘉说道“把一些年老体弱的士卒散回去,我手中的黑甲军只养精兵。”“让他们赶快回家种地,务农为生。”“谁又愿意参战呢?”说完之后李从嘉说道:“各地保留团练士兵,农忙之时种地,农闲之时参与团练。”“咱们手中只要保证有两万五千精兵即可。”李从嘉这一句话,解散了一半儿的士兵。董蒨汇报道:“经过这几日的盘点,咱们手中盔甲一万三千副,箭弩二十七万支,刀、枪七万余把,已经非常的充沛了。”李从嘉闻言心中也是忧心不已道:“破损的兵器铠甲,就不要再维修了。”“那如何处理。”董蒨问了一句。“全都给我融了,改制成铁梨,铁锹,铁锄头发给百姓用。”“天下兵戈四起,民生举步维艰,要那么多残破兵器有什么用?”“劝农耕才能发展。”“下官遵命。”董蒨回应道。赵普又说道:“主公,咱们此时兵多将少,关于兵制之事还需要再仔细研究一下。”李从嘉心中一动。此时自己的士兵越来越多,也难以管控。保不齐自己哪一天在睡梦当中被人砍了一刀。然后身首异处成了亡魂。这也是五代十国中最常发生的事情。赵普有称量天下的志向,别人听他这么说都是心中一惊。还是在南唐朝廷的统治之下。怎么敢胡乱的更改兵制?李从嘉却明白他的苦心。毕竟赵普曾上演过杯酒释兵权这一历史名场面。更改兵制早就已经在他的脑海中成了根深蒂固的一种思想。李从嘉道:“赵大人所说之事我已知晓,此时还不是时候。”“这样吧,多选拔一些基层将领和军官,统领一百人人以上都由我亲自任命,前来拜见。”即便这样算来李从嘉也要认识二百五十名都头级的武将。其实这样的弊端也很大,因为有一些地方将领会选派心腹来让李从嘉见面。而且现在士兵较少,若是以后十万精兵,这个方法可管不过来了。李从嘉想到此处便又说道:“这些人来拜见我之后,我会给他们分配归属的。”他心中不禁苦笑,关于兵制的改革真需要好好的思考。各位文臣将手头主要事情一一汇报完毕之后。李从嘉目光又看向了众位武将道:“潘叔嗣流窜敏州,此次整兵,我想要去攻打他。”“将它彻底消灭。”“谁人愿意领兵前往?”:()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