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万平四合院 > 第423章 只能感受到浩大的声势(第1页)

第423章 只能感受到浩大的声势(第1页)

“老话说眼见为实!”“我建议采取两个措施。”“第一个措施,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卫星发射录像,让全世界都看到我们的自旋式发射器。”“第二个措施,邀请全球记者现场见证第二颗卫星的发射过程。”万兴邦出了一个主意。“不会泄密吗?”大掌柜有些担心。。“不会!”“自旋式发射器,有外部封装,从外表看,什么也看不出来,只能看中发射器的发射原理。”“自旋式发射器的发射原理不是秘密,对物理稍微了解一点的人都知道。”“而且,这种花生方式,不是我第一个提出来的,他们都没有技术实现,我们第一个实现!”“就像“二八零”盒弹,原理非常简单。”“盒物质聚集在一起,达到一定量,超过临界值,就会发生盒聚变反应,全球有太多人知道了。”“可能制造盒弹的国家有几个?”万兴邦举例子。大领导同意了。官方的动作非常迅速,第二天上午就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发布会上,现场播放了龙国第一颗卫星的发射实况,时间有点长,全程播放没有剪辑。记者们被惊的目瞪口呆。他们只见过化学燃料火箭发射卫星,什么时候见过用这种大圆盘发射的?全程没有一点火光。没人怀疑造假。这是官方发布会,是用一个国家的信用支撑的。要是在官方发布会上造假,丢的就不是某一个人的脸面,是一国的脸面,谁也承担不起责任!录像肯定是真的!同时。还刻录了一批光盘,发给来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每一个记者。和光盘一起交给他们的,还有一部卫星通讯手机,当然是删减版的,体积和大哥大差不多。名为龙兴卫星手机。能连接发射升空的一号卫星,实现卫星通话,不再需要打跨洋电报,除了语音,还支持文字短信。这是一大创举!发短信可比通话便宜多了,不重要的事儿,或者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儿,直接发个短信就行了。还能直接存储在手机里。不用怕忘了。也不用找纸记下来。被深深震撼的记者们,第一时间向国内汇报,生怕晚一点就会被其他报社抢先。何况。有一些记者的身份不简单。表面上,他们只是普通记者,或者是知名记者。实际上,他们是某些机构、某些势力服务的,他们获得的第一手消息,都能卖一个好价钱。“记者同志们,请你们安静一下,我还有一个重要消息宣布。”发言人看着记者们的反应。很满意。“三天后,基地发射第二颗卫星,发射过程全程开放,有感兴趣的,请联系工作人员报名。”发言人宣布。记者们瞬间愣住了。全程开放?联系工作人员报名?这不就是邀请他们到现场实拍吗?简直不可思议!其他各大势力,卫星发射都是绝密,就算公开,也是有限度的公开,只允许内部记者采访。而现在。龙国允许各国记者到现场,不怕泄密吗?回过神的记者,一窝蜂冲过去,工作人员团团围住,有这个好机会,现场采访,谁能放过?必须报名!必须去!就算一切费用自理,发射基地不包吃住,他们也要去。报名的时候。记者们还得到了另外一个重大消息。接下来的两个月内,预计进行三十到五十次卫星发射,每一次发射也将全程对外公开。这是内阁采纳了万兴邦的建议。万兴邦甚至建议,把参观卫星发射做成一个旅游项目,不只是记者,其他人也可以报名参观。当然。这肯定会给安保工作造成一定压力。总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或者想窃密,或者想搞破坏,这是不可能杜绝的,只能加强安保。内阁也在考虑。首先开放给记者,就是一个实验。要是一切顺利,就有可能变成一个旅游项目,任何人都可以报名。否则。只会对记者开放。而且是限期开放,限制人数开放新闻发布会结束之后,统计报名结果的时候,全球上百个报社都报名了,甚至申请常驻记者。不是一次或几次采访。是长期驻守。对此。当然欢迎。前往龙国的国际航班一票难求,甚至有些人搞起了黄牛。大多数航班的机票都卖到了几天之后,甚至十几天之后,最夸张的甚至卖到了一个月之后。当然。这些记者肯定有一些身份不纯的。万兴邦早就预料到了,也提前做好了应对准备。划定了一些禁区。记者们的发射中心,有些地方是绝对不能去的,记者们抵达的第一时间,就会有人提醒他们。三天后。第一批记者到达发射中心。“怎么没有火箭发射架?”“怎么只有一个大大的圆盘,好大的圆盘,比大楼还高,比大楼还大,这就是自旋式发射器吗?”“不可思议,用这个大圆盘就能把卫星发射上天?”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刚下车的记者们,拿着相机一阵猛拍。工作人员把记者们集合起来,告诉他们注意事项。有些地方是绝对不能去的,有些人是绝对不能接触的,有些条例是绝对不能触犯的。否则。会被第一时间控制起来。“限制条件并不苛刻,可以接受!”很多记者表31态。正常采访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触犯禁令的。有些记者急了。他们不是正常采访的。明令禁止的,正是他们想知道的。来到观看区域,有些记者马上组装设备,拍摄自旋式发射器发射卫星,普通摄像机根本不行。发射的初速度太快,普通相机根本捕捉不到。只有龙兴高速摄像机,才能捕捉到高速目标,也是全球唯——款,记者们不得不买上一台。否则。他们就白来了。只能拍摄到静态的自旋式发射器。每一台龙兴高速摄像机,价值高达一万米刀,这还只是基础款,高配款,顶配款,价格更高。仅仅购买龙行摄像机一项,就新创造了几十万的外汇收入二号卫星发射前,到场的各种新闻媒体团队,包括记者团队,不限于记者团队,有一百多个。是团队。不是一百多个人。他们的吃喝拉撒,再加上日常消费,短短三天之内,就在龙国贡献了超过一百万米刀的花销。主要是买买买。控制不住。龙国有很多高科技产品,就像龙兴高速摄像机,出口的价格比较高,数量方面也有所限制。在国内,价格低一些。。性能也更好一些。有些兜里有票子的记者,控制不住自己的手,买!还有龙国的美食,拥有五千年历史传承的美食文化,各地的美食太多了。四九城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美食中心,各地的美食都有,很多外来记者都吃撑了。有很多记者当场表示,他们要常驻!不为别的。就为美食。种类繁多,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一遍。发射前。12记者们都摆好了摄像机,准备抓拍精彩画面。万兴邦得到汇报,还真有记者不听话,到了禁区,被抓了五个,这是在众人预料之中的事儿。不影响发射。也不影响采访。五个人被当场带走。通知了他们所在的团队。并杀鸡儆猴,警告其余记者老实点。你们是记者,是来采访的,是来拍摄新闻的,干你们该干的事儿,别干一些不相关的事儿。时间到。二号卫星进入发射程序。发射器下面,有专用轨道,连接到旁边的卫星组装厂和火箭制造厂,卫星和火箭通过轨道运输。“我有一个问题,你们的自旋式发射器,不是不用火箭吗?”“为什么还有一个小小的火箭?”有一个老外记者提出疑问。“我来纠正你的说法。”“自旋式发射器,不是不用火箭,是从地面发射到高空轨道的时候不用火箭。”“卫星本身没有动力,发射到高空,进行位置微调的时候,需要火箭帮助,才捆绑了一个小火箭。”“这个捆绑的小火箭,相比直接发射卫星的大火箭,成本只有几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现场的工作人员解释。他们都经过专业培训,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问题能回答?什么问题不能回答?刚才记者问的问题,恰好就是能回答的问题。记者们恍然大悟。原来捆绑发射的小火箭,是到高空之后位置微调使用的。制作好的卫星和运载小火箭,通过铁轨,运输到发射口,进入自旋式发射器,准备进行发射。记者们全程拍摄。随着发射器转动,记者们也紧张起来,这是一种全新的卫星发射方式,也是第一次公开发射。他们是第一批记者。第一次发表的基本价值是最大的。伴随一声轰鸣。卫星和火箭发射成功。就算使用了高速摄像机,也只拍摄到了一道模糊的影子,毕竟发射初速度高达每秒十几公里。肉也不可见!只能感受到浩大的声势。强劲的气流,以及撕裂空气的爆鸣。:()四合院:万兴邦的逆袭时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