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扶苏已经死了,儒家也不敢再提恢复周制,又为什么急着对匈奴用兵?不能再等等吗?大秦那时候确实需要休养生息。】
【你肯定只背了课文。】
【《百家大议》有后续。墨家巨子张行就问了你这个问题,秦二的回答是以时不我待开头。】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说不定她哪天就死了,若是继任者还不如胡亥扶苏,华夏搞不好又要亡了。】
【……啊这?】
【离谱但是很有道理。】
刚把弟子们聚起来的张行抹了把冷汗。
不久前他还想着如果秦二不能收敛好战本性,他就要率弟子伺机刺杀她。
还好天幕解释得早。
即便是主张非攻如墨家,也不敢在华夏有亡族之危时要求秦二止战。
邻居磨刀霍霍且多次袭击主人家,他这时候劝主人家不得反击,就不是非攻而是非智。
弟子都聚齐了,张行还是决定带他们去咸阳。
对匈奴之战,墨家或许能立寸功。
“只是为何要征伐西域?”
张行不再冲动,等待天幕给他回复。
………
“秦二,你怎知匈奴近况?”
祖龙毕竟是祖龙,这么快就缓过来还找到了盲点。
未来的秦二是秦帝,可以有渠道获得匈奴的信息,但她如今还只是九公主,星火部无法把布卖到匈奴去。
她不应该知道匈奴的威胁。
嬴云曼不用再保持沉默:“大秦强于赵,而后赵强于前赵。”
没有前赵后赵的说法,但祖龙肯定听得懂她在说什么。
抵御匈奴的国家越来越强,匈奴之患却愈演愈烈,由此就足以推算匈奴一直在壮大。
如此简单的道理,大秦朝堂却无人算及。
嬴政知道缘由:他看不起匈奴,他的臣子也同样看不起匈奴。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议,只不过是他不愿秦国数代的努力毁于一旦。
然而三年后,匈奴就将要立国。
控弦之士三十万——那是三十万精锐骑兵!
即便是大秦,骑兵总数也不到十万,精锐不过六万。
“将兵权交给你,你能在三年内灭匈奴吗?”
嬴云曼愣住,她没想到祖龙居然愿意提前交出权力。
沉思片刻,嬴云曼摇头:“军功爵制、军制、驿站……这些都是征匈奴的前提。”
她适时停顿了一两秒,让祖龙自己理解——
还有国库的六成用来修路,不修宫殿,不建陵寝。
其实还有诸如官吏制、科举制这类天幕没有提及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