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奠定国基
听到这句话,赵成低着头,没有抬头,他沉默了许久,既没有回话,也没有应下。
过了不知道多久,赵成又重新跪在地上,低头道:“上位,臣知错认错,请上位责罚。”
“哪怕罚臣去做个都尉,做个校尉,臣也绝没有半句怨言。”
李云皱了皱眉头,声音也低沉了下来。
“起来说话。”
他声音不大,却足够有力,赵成几乎毫不犹豫的就站了起来,低头垂手,站在李云面前。
“坐着说。”
“是。”
赵成深呼吸了一口气,自己寻了个凳子坐了下来。
李云看着他,缓缓说道:“不管怎么算这个账,你取下西南,都是有功的,这个时候要是责罚你,军中上下的兄弟怎么想?你麾下那些将领,又会怎么想?”
“我已经说了,西南的事情,就算过去了。”
李云伸手敲了敲桌子,开口道:“我李二说话,一口吐沫一个坑,我说不会追究,就不会追究。”
“后面…”
李云看着他,缓缓说道:“朝廷从创立六部以来,便一直没有人主持兵部,当初在江东的时候,是我自己兼着兵部的差事,如今新朝就要建立起来了。”
“我不能再去承担兵部的事情,以你身上的功劳,替我去做一两任兵部尚书罢。”
“这个职位不低,也不算亏待了你。”
赵成闻言,猛的抬头看向李云,然后又低下头,颤声道:“上位,兵部…兵部不是文官么?”
“新朝的文武之分,不会那么泾渭分明,况且兵部的职位,本来也不是特别分明。”
武周初年,就有不少武将出身的开国元勋就任兵部,甚至有就任其他各部的,文武之分并不是十分清晰,一直到武周中后期,才逐渐清晰明了。
而李云的新朝,自然由他自己定义文武,定义官职。
虽然科考制度已经定下来了,但是朝廷里一些衙门机构,到底应该怎么任命,他李云…
随心所欲。
赵成深呼吸了一口气。
在听到那句留任洛阳的时候,他本来以为自己会被丢进枢密院里,做个枢密副使,或者是暂时赋闲一段时间,总而言之,就是失去在外领兵的资格。
要知道,此时的新朝依旧处于创业阶段,各方面都在上升期,这个时候在外领兵,几乎是必然能得战功的。
赵成,当然不想留在洛阳。
而现在,李云却说,要让他去带兵部…
六部尚书的位置,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已经是职业生涯的高峰了,但是对于赵成来说…
这个兵部尚书的位置,是他官场生涯的起点,也大概率是终点。
六部尚书,他只能在兵部做这个尚书,再往上升…
总不可能让他这个武将,去做宰相。
李云看着他的表情,问道:“赵将军不满意?”
“不敢,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