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军嫂们在听见赵母这番话后。她们脸上纷纷流露出不满与质疑之色。其中一些性格直爽的军嫂更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当场便站出来反驳赵母。只见一位身材高挑的军嫂快步走到赵母面前,目光愤愤地盯着赵母说道:“赵婶儿,您这话说得可就不对了!俗话说得好,‘得饶人处且饶人’,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何必把事情做得这么绝呢?凡事都应该留一线余地,不能这般苦苦相逼啊!”与此同时。另一名军嫂则轻轻地摇着头,满脸惋惜地叹息道:“是啊,赵婶儿,您好好想想。人家黎影和黎父那可都是为咱们国家做出过贡献的呀!就算他们一时不小心走了点弯路,但也不至于就要将人往死路上逼吧?做人还是要讲点情分,不能如此绝情呐!”赵母则是双手叉腰,一脸的无所谓:“我就只知道谁欺负了我女儿,那我就要欺负回去。就算对国家做出过贡献,你也不能丢了三观吧!”不论别人怎么议论?赵母就认为自己没做错。就连身为当事人之一的赵浅浅此刻心中都有些忐忑不安起来。其实。她最初的想法仅仅只是想让黎影退出,从未料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人的天性往往就是这样,总是容易对弱者产生同情心。当黎影选择以自杀这种极端方式来应对时,情况瞬间发生了变化。但是不管如何?赵浅浅肯定是要站在赵母身边的。理由就是:“我遭受苦难的时候,我母亲愿意为了我与全天下为敌。”那当全天下都与我母亲为敌的时候。我也会坚定的站在母亲这边。哪怕连赵浅浅自己都觉得,赵母把人逼到死的份上,有点过了。但那又如何?赵浅浅从来不是那种为了虚伪的名声,就和外人联合在一起欺负自己家人的性子。她认为:“就算赵母错了,那也是关起门来,自己说的事。在外人面前,我母亲就是对的,我母亲的态度,就是我的态度。”反正她愿意为赵母的任何错误买单!另外一边。这几天曾诚出任务回来了。然后他也知道了赵浅浅和黎影之间发生的种种。面对此事。曾诚表现出来的态度却令人心寒至极。这件事情,说到底是曾诚自己招惹来的桃花运。但是他一不对赵浅浅感到愧疚。比如抱着赵浅浅安慰:“对不起老婆,都是因为我才让你受到如此的侮辱和风波。”二也不对赵浅浅保证。比如说:“老婆你放心,我以后一定会和黎影保持距离。”赵浅浅所预想中的所有见面方式,曾诚都不曾有。反而一回来。他就冷漠地看着赵浅浅,语气生硬地质问道:“赵浅浅,黎影和黎父可都是我们家多年的世交啊!我父亲都已经亲自出面替你解决问题了,你为何还要纵容你妈妈跑去大闹一场呢?”说完这句话后,他甚至还冷笑了一声。冷笑中夹杂着嘲讽。就好像赵浅浅和赵母毕竟都是农村出身,永远都上不了台面一样。听到这样的质问。赵浅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瞪大了眼睛望着曾诚,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愤怒和失望。原来,这就是曾诚对待她的态度吗?在这一刻,她突然觉得眼前曾诚从未爱过自己。相比之下。赵浅浅回想起当初将这件事告诉母亲和弟弟时的情景。尽管他们心里非常清楚黎家拥有强大的背景和势力,但仍然毫无顾忌地挺身而出,坚定地站在了自己这边。赵浅浅不禁感到一阵悲凉,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原本以为自己这么多年的讨好。还拼死为他生了两个孩子。曾诚对她一定是有感情的!母亲和弟弟毫不犹豫的为她出头,但到了老公这里呢?他对自己的只有指责和怪她不大度。那谁来告诉她?自己要如何大度?黎影这个女人,嚣张跋扈到如此地步!她不仅逼迫着赵浅浅与曾诚离婚,好给自己腾出位置,甚至还用整个赵家全家人的生命安全作为要挟。在这样的威逼利诱之下,赵浅浅又怎能轻易地选择宽容与谅解?每一次回想起这些事情,赵浅浅的心就像被千万只蚂蚁啃噬一般痛苦不堪。而曾诚却心疼黎影和黎家。那将她这个老婆置于何地?此刻赵浅浅看着曾诚一阵无语。因为多和曾诚说一句话。厌恶感便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令她觉得多说一个字都是一种无法忍受的折磨。此刻的赵浅浅只想远远地逃离这一切,不再看到那张曾经熟悉如今却变得陌生无比的面孔!另外一边。因为赵浅浅和曾诚都回来了。所以那边曾母和曾父,也就把孩子给送回来了。不是他们不稀罕两个孩子。而是两个孩子整天嚷嚷着找妈妈。她不送,那也是没办法的!不过曾父和曾母过来送孩子的时候,也说明了曾家的态度:“那就是不要抓着黎影和黎父不放,他们父女和曾家的关系都不错,赵浅浅能让就让着一点。”甚至是公公和婆婆,是当着赵母的面说的。毕竟赵母打算在h市开店,一时还没选好地址。所以暂时还是住在赵浅浅这里的。对别人伶牙俐齿的赵母,在曾父和曾母面前,却一句反驳的话都不说。甚至还连连赔不是……这一幕被站在一旁的赵浅浅尽收眼底,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楚与疼痛。赵浅浅深知母亲之所以会这般忍气吞声,完全是出于对自己的爱护。然而,看到母亲如此委屈自己,赵浅浅再也无法忍受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她终于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不再一味地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倘若这段婚姻真的已经走到了尽头,无法再维系下去,那么离婚或许才是最好的解脱方式。所以赵浅浅没有让赵母继续在这里开店。因为她都要选择去京都,开始新的生活了。那赵母留在这里,又有何意义?:()穿书七零,发现我妈是大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