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百战精锐
“轰!轰轰!”
罗马尼亚人不宣而战,三个野战炮营一百多门克虏伯六磅炮开炮,攻击保加利亚军队。
他们是来偷袭的,并没有带重炮部队,但众多的野战炮还是打得保加利亚防守阵型的一个师抬不起头来。
师长约瑟普是邵全孝建立的“保加利亚复国军行营武备学堂”第一期学员,尽得了邵全孝的真传,并不慌张,马上下令,“火力支援营,将对方的热气球敲掉。”
三个排的战士勇敢前出,拉着47毫米哈奇开斯射炮在敌人的炮火中运动前进。
这个时候体现出军服颜色的用处了。
三个排的保加利亚战士,穿着烟草色的军装,跟地面一个颜色,在炮火中沿不规则路线前进,迅就抵近了前线,罗马尼亚人居然没有现。
47毫米哈奇开斯射炮瞄准敌方升起的炮兵热气球开火,很快,罗马尼亚尼亚人的炮兵就成了瞎子,炮击效果立刻大减。
罗马尼亚人囧了。按照英国教官的条例,炮击后冲锋,可是现在炮击没用了,我们还冲锋吗?
三个师的罗马尼亚指挥官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两个师还在犹豫,抓瞎中,左翼师已经开始了冲锋。
保加利亚军队仓促应战,并没有挖出像样的战壕,都是临时拉过后勤车上的沙袋做掩体,但敌人炮击乱打,效果大减之后,简陋的掩体的缺欠被弥补了。
保加利亚军队跟淮军一样,可是37毫米射炮、马克沁机枪配到班组,47毫米射炮配到连级的。
敌人没有炮兵支援的弹幕徐进,没有坦克车,只是在装甲车的引领下冲锋,立刻遭到了射炮和机枪火力网的强力打击。
装甲车被47毫米射炮打瘫,冲锋的罗马尼亚士兵成排在马克沁机枪的射击下倒下。
训练他们的英国教官本身都还坚持线性队列密集冲锋这种落后战术呢,在索姆河战役刚吃过大亏。
罗马尼亚人不懂散兵线战术,密集冲锋立刻损失惨重,一个团的冲锋士兵阵亡了一半,灰溜溜逃了回去。
这边保加利亚虽然只有一个炮兵营,可是热气球在背后高高升起,开始精确炮击罗马尼亚的机枪、射炮火力点,罗马尼亚三个师打一个师,竟然寸步难行。
罗马尼亚军官们互相商量了下,你会打热气球我也会。立刻,拉着射炮的士兵小组也开始向前线运动。
然而,没有战斗经验的部队,有样学样是学不像的,那叫东施效颦。罗马尼亚的火力小组很快被保加利亚的机枪集火消灭了,根本到不了前线。
这是怎么回事呢?问题就出在罗马尼亚人的军装颜色上。
罗马尼亚军队簇新的灰色军服,在巴尔干棕褐色的土地背景下,分外显眼,想偷袭很难啊,被敌人瞄准倒是非常容易。
罗马尼亚军队的装备是英国人提供的,达到了世界最先进水平,可是并未经历过残酷长期的战争。
巴尔干战争的时候,主战场是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全境受战火蹂躏,处处焦土,让保加利亚八十万游击队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
罗马尼亚当时躲在保加利亚背后,只是战争后期出兵,配合保加利亚复国军主力,在朱尔朱歼灭了奥斯曼帝国讨伐军主力。
没打过残酷的战争,好处是国家元气得以保存,坏处是,没有打出名将来,军事理念没有什么进步。
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帝国战败解体,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同时独立,建立自己国家的正规军。
罗马尼亚就很率性地选择了漂亮的灰色军服,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军装的颜色嘛。
保加利亚部队则有丰富的战争经验,选择了烟草色的军装。这是实战中打出来的战斗经验,单项选择已经越了英法的战争理念。
英国人至今是红色上衣的龙虾兵样式,这是火绳枪时代为了激励士气,保持荣誉感的结果,因为没吃过大亏,一直保存下来。
法国人则坚持红裤子,视为法军纵横天下的荣誉。
现代战争,火力投放密度远远过火绳枪、燧枪时代,大炮、机枪才是杀伤敌人的主力,士兵单兵的枪械威力用处已经相当小。
所以在敌人强大火力面前,如何让士兵增大生存能力,长官们无所不用其极。
在跟奥斯曼帝国讨伐军打游击的时候,保加利亚游击队们现,烟草色的军装,在保加利亚的棕色土壤背景下,能起到非常好的隐形效果。
于是,独立后的保加利亚,军装就成了烟草色的,这事是全孝的老婆,游击队女英雄苏菲拍板决定的。
烟草色的军装看上去非常土鳖,被各国嘲笑,认为保加利亚在巴尔干战争中被打残了,已经丧失了斗志,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