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老弱病残,绝大部分有年轻力壮的家人。
因此哪怕为了家人有口饭吃,也不得不去签包身契。
如果不签,那可真是要让一家人都饿死了。
因为作为家奴,肯定是没有土地的。
失地的百姓,哪怕有自由身,也不得不当牛做马的工作,人身依附一样非常严重。
关键是,此事不止是保守派的豪绅勋贵在干,徐青麾下这些转变为工坊主的豪绅勋贵,一样非常支持。
这叫利益捆绑。
徐青是此道高手,显然如今的豪绅勋贵算是学会了。
回旋镖啊!
谢泉深知此举的危害,甚至会让徐青和朝廷失去民心。
他断言道:“徐学士,当务之急,应该趁着事态还不太严重,明文禁止废除包身契,并重新调整废奴政策。”
他心里清楚,此举也不是好事。
朝令夕改啊。
徐青笑了笑:“先生勿忧,多大点事儿。”
谢泉神情一松:“原来公明你是早有对策了?”
到底是徐公明,智计百出。
徐青:“也不是早有对策。毕竟废奴这么大的事,如果没有相应的钱粮准备,那就等于生而不养。废奴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将人口从豪绅勋贵那里抢出来,现在大家走投无路,才不得不选择当包身工,可是如果有其他出路呢?”
徐青并未提前预料到豪绅们的应对之策,不过他确实早有准备。
那就是修路!
无论何时何地,以工代赈,搞大基建,都是吸收劳动人口的好主意。
而且有水泥工坊,不止可以修路,还可以修房屋,修水库、河堤……
总归是用途繁多。
不过徐青最后才是图穷匕见。
有了路,往后平叛岂不是容易许多。
西南三省为何难以平定,为何中原之地,很容易就能平乱,关键就在于“路”。
昔年秦国大修直道,机动力冠盖六国,也是秦国一统天下的原因之一。
因为南直隶先前清田成功,所以官府有各地的田土黄册,有了黄册,那么修路的事自然容易很多。
徐青直接拿出细节和谢泉商讨起来。
修路对豪绅勋贵也是好事。
关键是如何统一标准,并且……
谢泉不得不佩服徐青的天才想法,居然想出招标这个主意。
豪绅勋贵可以通过投标来获得修路的资格,然后在一定时限内,路权归豪绅勋贵所有。
如果本地没有豪绅勋贵愿意参与,那就官府自己出钱修路。
当然,现在是商议阶段,具体如何实施,需要由内阁和司礼监决定。
…
…
应天府,临时内阁。
徐青还特意请来了下野的梁阁老。
梁阁老致仕回来,听说徐青复活,一下子垂死病中惊坐起,近来更是红光满面。
霍景看到老梁,自然哪里看都不顺眼。另外,司礼监的陈忠也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