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阁老一声不吭,不想说话。
本来是因为对林泰来的跋扈不满,所以想拿“鸡林”出来戏弄一下林泰来,没想到林泰来这么开不起玩笑,就差直接动手了。
一直在冥思苦想的次辅朱赓终于又想到了一个名称,提议道:“汉四郡之后,中原还在朝鲜地方设置过一个带方郡。”
赵首辅只感到心累,对林泰来问道:“带方这个名称没有什么不妥了吧?”
同时心里头不由得埋怨起老祖宗,当初郡县朝鲜的时候也不多用几个好听的名称,不然今日何必如此选择困难?
林泰来感觉似乎也别无选择了,再闹下去就真成无理取闹了,便点头同意道:“带方就带方吧。”
带方侯这个名字总比玄莵侯、高丽侯、鸡林侯什么的看起来逼格高点,有一种不明觉厉的古典美感。
监督着阁老们拟定爵号,又把东征功绩簿放在内阁后,林泰来就打道回府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原本朝廷上下皆以为,第二天林泰来会公开亮相时,林泰来却闭门不出,这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要知道,根据过往经验,林泰来只要出了外差再回到京师后,按惯例都会非常张扬的巡视各衙署,高调的宣示存在感。
无论林泰来是否在这个衙署有职务,起码六部和翰林院是必须要转一圈的。
至于都察院,则看林泰来心情。早晨在都察院门口练习大枪,顺便堵住弹劾自己的御史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反正大部分人都觉得,林泰来这次挺反常的。
为了摸清林泰来的路数,清流党人的几位高层人物冒着一定政治风险,集体秘密拜访四辅李春。
毕竟在他们这伙人里,只有李春接触过林泰来。
看着孙鑨、杨俊民等人,李春诧异的反问道:“你们说林泰来低调的反常?怎么可能如此?”
李四阁老感到,自己与同道之间似乎出现了巨大的认知差异。
在李四阁老的眼中,林泰来还是那么自大嚣张跋扈,哪里低调了?
林泰来到内阁时,嘴脸是什么样子,又不是没告诉过你们!
众人便分析道:“李阁老和张阁老你们两位在内阁如此顶撞了林泰来,事后林泰来没有任何报复,也没有对亲友打击报复,这难道还不低调反常?”
李春:“。”
自己好歹是一个堂堂的内阁大学士,嘴上刻薄几句其他大臣又怎么了?
听你们这意思,我一个大学士没遭到林泰来报复,那就是林泰来“开恩”了?
总而言之,这次林泰来却出奇的低调,让朝廷很多人居然有点不适应。
最不能适应的人,可能就是今年刚回到京师,担任了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的沈一贯。
本来沈一贯的发展是非常顺利的,在原首辅申时行的提携下,已经升为了三品词臣。
可以说只差一步就能入阁,只要有申首辅的支持,这完全不是问题。
不过在万历十六年冬天沈一贯请了探亲假,回浙江老家去了,然后万历十七年又报了丁忧,在家守制。
却没想到,就是这三四年时间,沈一贯感觉自己像是错失了一个亿。
这段时间内阁大学士全部换了一遍,而他沈一贯却只能在家守制!
如果不是守制,怎么也能轮得到自己一个名额,老首辅申时行一定会推荐自己,而不是推荐张位!
更令沈一贯郁闷的是,这次回来后,物是人非。朝廷完全大变样,一直提携自己的老首辅申时行已经走人了,自己入阁的机会非常落后。
别的不说,于慎行、陈于陛这两个尚书肯定比自己更优先入阁,除非自己能获得类似于原首辅申时行那样的强力支持。
所以沈一贯原本想着,等林泰来到翰林院时,想办法与林泰来拉关系。
按照过去惯例,林泰来肯定会来翰林院装逼,到时候多配合着给林泰来一点虚荣,这关系不就好起来了吗?
却没想到,林泰来这次一反常态,并没有来翰林院刷存在,甚至连大门都不出。
有点按捺不住心里的急切,沈一贯将周应秋和董其昌这两个公认的林党叫了过来,询问道:“九元君为何闭门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