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清穿之平妃带空间清平乐 > 12元宵一(第2页)

12元宵一(第2页)

见两人都没什么大碍,佟佳贵妃才松了口气,让宫人带着两人下去更衣。

两人离开后,刚刚伺候的宫女太监们战战兢兢的低着头跪在地上等候处罚。

受了一遭惊吓,佟佳贵妃的脸色属实不算好看,冷漠的扫视了一圈地上跪成一排的宫人。

主子出了意外,身边这群伺候的人每一个都脱不了干系,原本按照宫规应该罚三十板子,只是碍于在正月里不宜见血改为罚俸半年。

佟佳贵妃话一落下,地上跪着的几人明显松了一口气,比起罚打板子这种皮肉之苦,只是扣上半年的月俸算是他们走运了。

没过一会儿,胤礽带着换了衣服的胤禛回来了,胤禛受了惊吓没敢再折腾,安安静静的坐在佟佳贵妃身旁不再乱跑。

“这可要当心,那炭可不是闹着玩的,还好太子爷和咱们四阿哥没什么事。”

荣嫔有些后怕的拍了拍胸脯,刚刚三阿哥胤祉也在胤禛旁边玩,听见动静生怕是胤祉出了什么事,听见是胤禛出事后心里居然有一丝庆幸,没办法,这么多年她就只成了这一个儿子,要是胤祉出了什么事比拿刀子剜她的心还要痛苦。

“孩子们小,咱们就得多看着些,前些日子我一个没注意,小五不知从哪儿拿了一块酥糖,我看了吓了一大跳赶紧从他手里抢过来。”宜嫔也跟着说道,“德嫔妹妹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太子爷和四阿哥没事就好。”德嫔看了受惊吓的胤禛一眼随后又移开目光,淡淡地说道,似乎刚刚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与她无关。

德嫔的反应礼貌又疏离,穆舒瞧着奇怪,胤禛碰倒炭盆,荣嫔和宜嫔两个不相干的人都着急了一通,反观德嫔这个亲生额娘居然没什么反应,只是不痛不痒的说了这么一句话,和刚刚担心六阿哥胤祚的时候简直是判若两人。

穆舒一直以为历史上德妃不喜欢四阿哥胤禛而偏疼小儿子十四阿哥都是传言,现在看来未必没有几分根据。

其实德嫔也不是不喜欢胤禛,她只是不亲近,胤禛是她亲生的,可终究不是养在她身边,在她眼里胤禛早就是佟佳贵妃的儿子了,胤祚才是她的儿子,她唯一的希望。

经过这样一个小插曲,殿内安静了许多,都静静坐在那里等着,大约过了一刻钟门外响起禁鞭的声音,康熙徐徐走进殿内。

正月里不用忙朝政,康熙好久没觉得日子过的这样松快了,心宽体胖,连脸色都红润了几分。

众人跟着康熙落座,康熙扫视了一圈,发现今日宴席安静了不少,就连平日最闲不住的胤禛也乖巧地坐在佟佳贵妃身边,心里有些纳闷。

佟佳贵妃将刚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给康熙,在听到佟佳贵妃讲述胤礽将胤禛护在怀里时,康熙紧皱的眉头才舒展开来。

康熙将胤礽叫到身前仔细瞧了瞧才安心,拍了拍胤礽的肩头欣慰的说的道:“胤礽长大了懂事了,知道保护弟弟了。”

胤礽看向康熙腼腆笑笑,随后似乎想起什么一样又有些懊恼地说道:“儿臣已经长大了应当爱护兄弟,保护胤禛是儿臣的责任,再说胤禛是在儿臣身边出现意外,也是儿臣这个做哥哥的没有尽职。”

康熙宽慰了胤礽几句,又让人传话给太医院晚间到景仁宫和乾清宫再去一趟,确认两个孩子都没事他才放心。

康熙到场后,元宵节晚宴也就该正式开始了,乾清宫暖阁里舞乐升平,觥筹交错,菜品佳肴一道接一道上桌,宫人进进出出个没完。

年节里宫宴上菜品都差不多,早就吃腻了,穆舒拿起筷子戳了戳桌上半冷不热的红烧丸子,油亮赤色的芡汁因为失温的缘故十分油腻,她一下子没了胃口。

要非说元宵节家宴与正月里其他家宴的不同就在于宴席快要结束时才端上来的一小碗桂花酒酿元宵,一个小碗里盛着四个小元宵,元宵都是刚出锅不久的,端上来时还冒着热气,雪白的糯米皮里包着干桂花花生仁的馅儿,配着今年新酿的米酒,一口下去满口都是桂花的芳香和酒酿的甜香,又混着花生仁的酥脆口感。

穆舒尝了两个就放下了筷子,元宵是好吃的,但她还是很想念以前家里自己滚出来的元宵,一锅开水煮滚,一家人坐在客厅看元宵晚会侃大山,奶奶在厨房里挨个问每人吃几个元宵,生怕下多了元宵剩下的几个没有人吃。

穆舒吧咂了一下嘴,脑子里又有新的想法,招手和照雪说了几句随后才露出心满意足的笑。

宴席结束后,康熙提议带着众人到御花园赏花灯,胤禛今日受了惊吓佟佳贵妃很是担心,和康熙告罪后带着他回了景仁宫,其他人都迎合跟着康熙浩浩汤汤的往御花园去,穆舒因为和照雪多说了几句的缘故走在最后面。

御花园的花灯都是各家官员请了许多能工巧匠做了各式各样的花灯进上来,内务府将其都挂在御花园等着康熙鉴赏,元宵晚宴后皇上带着众人在御花园赏花灯是传统节目了,等赏完还会在一众花灯中选出几个最合心意的给予赏赐。

康熙兴致勃勃,每一盏花灯都看得津津有味,一边看还和惠嫔宜嫔几个交流着。

花灯里有一盏百孝图引起了康熙注意,一盏花灯层层叠叠,灯上镂空的图案在光影的作用下变化万千,康熙重孝道自然也对这盏花灯青睐有加。

“臣妾瞧这灯就想起皇上和太皇太后了”荣嫔转了转眼神随即说道,“胤祉要是能学到您哪怕是半分臣妾都心满意足了。”

花灯上面图案有一副是汉文帝亲尝汤药,荣嫔说起的是去年太皇太后生病时康熙痛哭流涕,在祖母榻前衣不解带照顾半月有余,还是太皇太后劝康熙国事吃紧他才去专心朝政,让后宫妃嫔轮流侍疾,康熙孝道的好名声不掺一点虚的。

康熙对于自己的孝名远扬也很是满足,听了荣嫔的话哈哈大笑,说着:“胤祉是个好孩子,再过些年长大了咱们就有福了。”说罢又问是哪家进上来的灯,内务府总管看了回说是骁骑校那拉大人家进的。

康熙听了点点头,昭格有个女儿入了宫,十四年生了个皇子十八年正月时没了,十八年又生了胤禶去年四月也去了,想到这里康熙叹了口气,望着灯看了许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