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又吓唬了好几次,高颎都不理睬刘盈,只能气鼓鼓地离开,心底想着要给高颎好看。
待刘盈离开之后,高颎才睁开眼睛,深深叹了口气,而后失笑。
亡国?他眼睛不瞎。
如果皇帝原本就是这样的人,哪怕废长立幼会引起朝堂动荡,他也会鼎力支持皇帝立如今陛下为太子。
虽然不知道刘盈为何非要折腾,但高颎坚信,刘盈绝不会奔着灭国去。
这位陛下和原本的晋王不同,他的双眼没有只看着高处。
“唉,要做什么,告诉我便是。宇文述那个废物能做的事,老夫还做不到?”高颎本以为自己早早冒险告知刘盈“自己知道陛下的秘密”,刘盈既然没有处置自己,便能重用自己呢。
或许,这也是一种重用。
想起同样赋闲在家的长孙晟,高颎颇为头疼。
长孙晟在夺嫡之争中,是高颎的政敌。隋文帝驾崩的时候,就是长孙晟掌控宫中禁卫,封锁对外消息。
如果皇帝真的有弑父之举,长孙晟就是帮凶。
即使高颎知道,晋王定是看着隋文帝驾崩,封锁对外消息而已,弑父之举肯定是没有的,他也仍旧对长孙晟很膈应。
如今长孙晟暗中递消息,想与他和好。看着这样没脸没皮的长孙晟,高颎便更膈应了。
刘盈气冲冲从高颎府邸离开后,就去寻长孙晟,把高颎大骂了一顿。
长孙晟困惑:“那老匹夫居然如此胆大?”高颎居然直言和陛下爆了?
刘盈道:“你的胆子不也很大?”
长孙晟淡淡道:“我这是投诚,无奈之举。他已经远离朝堂。”
刘盈抱着双臂道:“高颎这样的人,就是把国家放在自己的安危之前。就算自己的处境不好,他也会以大隋的安危为优先。”
长孙晟嗤笑:“哪怕换了个陛下?”
刘盈龇牙:“那不是更好吗?”
长孙晟平静应道:“确实没什么不好。”
拥有从龙之功,长孙晟本以为自己能更进一步。没想到杨广在当晋王、当太子的时候看似英明,当了皇帝之后居然如此随心所欲,没有按功行赏,只以自己喜好随意赏罚。
长孙晟看似受到杨广的信任,仍旧掌管宫禁,但无论是官职还是爵位,比起在隋文帝时期都没有上升。
再加上杨广一登基就立刻修建宫殿和大运河,长孙晟也看不下去,劝了几次后备受冷待,他便死了心,冷眼看着这位性格大变的君王还能做出什么事。
长孙晟越看越后悔。
他参与夺嫡,虽有从龙之功的野心,也是坚信杨广比废太子更优秀。
还是晋王的当今皇帝,确实比废太子更优秀。废太子无论才干还是性格,都十分平庸。高颎力保太子时,长孙晟曾笑话高颎年老眼瞎。
长孙晟虽攻讦高颎是因为与废太子有姻亲关系才支持废太子,但他自己知道不是这么一回事。
当初隋文帝极其信任高颎一家,高颎的女儿入了废太子后院;二儿子高弘德封应国公,辅佐杨广,为晋王府记室。比起不受宠且没有子嗣的女儿,若只是为自家富贵着想,高颎更应该帮助已经成为杨广心腹的高弘德,坚定不移地站在杨广这一边。
杨广也是如此想,才对高颎的“背叛”深恶痛绝。高弘德也因此郁郁而终。
高颎是真的坚信废太子杨勇继位,比当初十分贤明的晋王对大隋更好。
长孙晟嘲笑高颎眼瞎,杨广一登基,回旋镖就扎在了他的膝盖上。
不过这一次,他绝对眼睛擦得很亮。
长孙晟暗中投靠刘盈,和高颎的目的不同。
高颎或许又是为了大义之类的冠冕堂皇的屁话,而长孙晟则是择明主而已。
纵横家不爽老主公,换个新主公,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不过长孙晟现在又有些困惑了。新的陛下如今做的事,确实与他猜测的不同,好像真的不像个明君啊。
刘盈知道高颎和长孙晟都坚信他不会乱来,他只能说,哈哈哈哈,对不起啦。
没办法,这次副本,他确实是奔着乱来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