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感谢姚老师,毕竟她带了3班两年,学生对她的感情很深,不知道为啥被调到了别的班。
余新野听赵风闲说,是姚老师自己申请调班的,理由存疑。
她好奇地往人群中看了一眼,正对上姚老师连忙收回去的眼神。
她没有上去感谢,对方也没有再看过来。
“……”
假期很长,赵风闲做的第二件事是带着余新野去办了一张独立银行卡,把这些年她没用完的资助费都存了下来,并打算她读高中自己就往这张卡打钱。
赵风闲告诉余新野不用去打什么暑假工,想打工后半辈子有得是时间,他不需要她赚钱,开开心心做喜欢的事就行了,经费他来提供。
但余新野开始了新一轮忙碌,她买了一堆高中教辅书和学习资料,开始预习——这就是她想做的事。
她非常清楚自己来自不着四六的学校,将要去的是州上最好的高中。
新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进度完全和以前不一样,她怕自己跟不上。
这期间她活在手机里的父母终于回来了,虽然这两年他们也不是一面没见过,但这是他们明确要在家里连续待几个月。
余新野无所谓,跟父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不熟,谁不自在谁尴尬。
她没见过几面的妹妹也长大了不少,经常做些炫耀和父母关系好的事情,见父母真的不关心姐姐,余新野也丝毫没有争宠的意思,慢慢也消停了。
突然有一天饭桌上,余新野父母说出想把老家房子卖掉的打算,原来这就是他们回来的目的。
“?”余新野拿着碗愣了:“你们要让我露宿街头?还是又要把我寄宿到别人家?”
“不是,”她妈表情莫名有些局促:“爸爸妈妈想把你一起带走,你去大城市也更好找工作些。”
余新野面无表情扒饭:“打童工犯法,而且我还是读书的年纪。”
她爸惊讶:“你考上高中了?”
余新野:“……”
这俩老登真行啊,孩子管都不管就成才了。
由于余新野考上了高中,老房子幸而存留。但直到她父母带着妹妹离开,她也没能告知对方她以后去州上住校基本也不在家的事实,主要是对方没问。
以至于以后三年某一次余家父母在放假期间回来没找到女儿,才从邻居口中得知他们家姑娘考上的是州一中,一时被街坊四处引为笑柄。
高一迎新生,余新野被赵风闲和秘书姐姐送到了学校,给她办理手续。
突然,一个惊喜的女声叫住她:“余新野?”
余新野回头,正是一年多没见的前语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