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我们也只借到这些,往后,就需要您家购买粮食撑过这几个月了。不过我想您到时可以在村里问问谁家有余粮可卖,村里人卖到粮店,粮店是加了价卖出来的。而且直接买稻谷,自己舂米,也比在粮店买大米强。”
慧悟说的都是真知灼见,傅家几人都是当家主事的,一听就能算过这笔账来,自是满口答应。
如此,两位师太在破庙里待了一个多时辰便告辞了。
又过了两刻钟,只见慧静师太带着两个女孩,送来了一把菜刀,一个木盆和几个碗,说是借给她们使用。有两个碗中分别盛了一些油和一些盐。
因着慧悟、慧静两位师太的到来,倒是给傅家人带来了一丝光明,之前还觉得用完手上的二两银子后,不知傅家等来的将是什么?
但是现在却是看到了明明白白的路。活下去不再是想象和奢望,而是一步一步可以走出来的活路。
“明日你俩还是要到县城去问问绣活的事,咱们就是再省着吃,三十口人,一月也得两石大米,如果是直接买稻谷的话,可以省些钱,但还有油盐,二两银子顶多也就能撑两个月。加上师太给的,村里借的,我们也是撑不到明年秋收的。”
“娘说的是,明日我和三弟妹就去县城寻寻机会。”
冬天日短,外出干活的众人赶着天暗下来前回来了。
都不是干过重活的人,大家收获不太多,两人一拨抬着用树藤扎好的柴,没捆也不敢扎太多,怕抬不动。
反倒是梨幼带着傅则萧、傅梓楠两个挖了好些冬笋,用衣角兜了回来。
梨幼把笋子放到厨房后,到井台去净了手,就赶紧进殿里凑到傅则萦身边。
她很兴奋地说:“小姐,今天我们去的地方好多笋,你说城里人爱不爱吃笋?我们是不是可以拿些去卖换些钱?”
今日庙里发生的一切傅则萦都听在耳里,梨幼这会儿一说,她倒觉得不失为一个法子。伯母、姨娘们做绣活是挣钱,那卖些菜也是路子。反正梨幼说那里笋子多。
在她记忆里,冬笋煮干菜挺好吃的,以前她光吃这道菜都能吃半碗饭。
傅则萦歪头凑近梨幼耳旁:“你悄悄去和三伯母说说,我今日听得她们明日好像要进城的。”
“嗯,我就说我打算和六小姐去试着卖下笋。她如果为难的话,我就说城门口的人头税我可以自己出,呃,要是这样的话,”梨幼目光里闪着狡黠:“那冬笋要是能卖出去,钱我是不是就可以不给她们了?”
傅则萦会心一笑,想着要她们掏城门税,那她们肯定会觉得梨幼小孩子不懂事,没得浪费钱。要是真的自己掏了钱,那她自己也不甘心为家里挣钱了还要额外往外掏钱啊!
她心里合计一番,决定:“如果我们自己出了城门税的话,那挣得的钱,扣掉城门税后,我们自己留一半,你和六姐姐分,对了,笋子是不是还有七哥哥的功劳,那还得分一部分给他。”
“行,那就这样决定了!”梨幼欢快地去寻彭氏。
当然事情是低调进行的。
彭氏当下对绣活的事也没太有把握,毕竟这里只是县城,和府城毕竟不一样。而且初来乍到的,也不一定立即就能接到活,但她们却是急需进项解决温饱的。
梨幼说,就是去尝试一下,未尝不可,要是可以的话,家里也算是多条法子挣些钱。
但是她又不能做大嫂的主,毕竟现在是大嫂当家。而大嫂又不一定看得上小孩子的玩意,她也不想再出头去担这个保,就像提出绣活时,大嫂那话里话外要是没能挣下钱来,好像就要怪自己出这个主意似的。
她和梨幼商量一番,最后采取了傅则萦想的第二种方案。
梨幼得到彭氏的允许后,立即去和傅则萧说了。
傅则萧性格文静内敛,听到这,倒是有些害怕,当街卖东西,她有点为难。倒是一旁的傅梓楠跃跃欲试:“六姐姐不想去,那我去啊!”
梨幼看着还没长开的傅梓楠弱小的身板,颇为嫌弃:“我们要提好多的啊,你太小了,提不动东西。带少了,我们会连城门税都挣不回来的!”
傅梓楠听到很沮丧,直恨不得自己快快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