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则萧今早全部工夫就是在帮傅则萦守着这碗粥,她怕不小心就被别人喝了。
毕竟锅里早已空空如也,。大家之前也都只能吃了个半饱。
这会儿看傅则萦醒来,又异常举动一番。
好不容易等她结束了,才开口提醒。
“谢谢六姐姐。”傅则萦条件反射道谢。
没想到傅则萧竟然如此细心。
她其实也心理准备了的,她包袱里还有那日自己额外买的馒头,天气冷,两三天的也不担心坏了。
热一热就可以吃。
不过傅则萧给她留了口粮当然是更好。
她起身到外间院子里,去厨房取用一只碗舀了后锅里没那么凉的水,再到外面用水漱了口。
之后返回用绣帕充当洗脸巾洗了脸。
忙活完这些才回到大殿里喝粥。
院子里,萧姨娘和三房的全姨娘被王氏勒令把大家昨日带回来的柴砍成一节一节的。
大房的丹姨娘、茹姨娘和陈姨娘则在大殿里掸灰尘,归整东西。
三房的储姨娘和红姨娘则在大殿、厨房和院子之间来回搬运砍短后的柴,分别在殿里和厨房寻了角落码成堆。
家里人各司其职,傅则萦觉得眼下没什么是六岁的她可以帮忙的。
她看着全姨娘脚下的柴木碎屑,和殿里殿外无处不在的灰尘。
现在布对于傅家来说是很珍贵的东西,没有谁可以拿出多余的充当抹布。几个姨娘也是在一边的地里折了些枯草,权当抹布在擦灰。
傅则萦想到那一生里,小时候,别人家办酒席,她妈妈通常是在厨房帮厨,小时候的她是跟屁虫,总是尾随着待在厨房一角。
办酒席时炒菜用的都是很大的锅,家常用的洗碗布相比而言太小了,用起来颇费功夫。
所以大厨们都是把一把稻草秸秆弯曲,用几根秸秆把弯曲部分留出手握的长度捆扎好,然后把另一端剪平,便是一个很好的锅刷了。
她想,昨日村里人都可以借米给她们家,那相对用处不大的秸秆是不是也可以去讨一点点。
做几把刷子。刷锅、刷碗、刷用具的就都有了。
当然这个眼下急不来,毕竟她们还没和村里人打过交道。
和师太有来往的也是祖母和几位伯母,她所想不一定能顺利。
先缓一缓吧。
她觉得眼下可以做的是竹扫把。
记得小时候读书,学校条件有限,每个同学每个学期都要从家里带一把竹扫把去学校,打扫公共区域。
她还记得爸爸就是把大竹子的枝杈砍下来,然后用铁丝扎成一把,再在前端分两节扎一下,一把好用的竹扫把就好了。
后来日子过好了,各种新式好用的扫把面世。
但是晒谷子时,农家人还是喜欢用这种竹扫把扫灰。
梨幼她们能挖到这么多冬笋,那么那里一定有长成林的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