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贵妃吐槽日常清穿百度 > 190200(第1页)

190200(第1页)

第191章

应天什么最出名?

一问起来,第一个浮上心头的就是丝绸。

应天有一所织造局,前朝开始就垄断了周围的纺织业,养育着十多万织工,跟漕运有的一拼,背后多少人家靠着织造局生活,宏观上影响了上百万人。

唐皮子就是应天下面县城的一个小的养蚕户,养蚕是个非常辛苦的活,从春蚕开始孵化,就要不停去摘桑叶,刚孵化的蚕虫幼小,这桑叶还得切成丝喂。

更别说这蚕虫娇弱,桑叶不干净吃了会死,上面沾了水吃了也会死,桑叶不新鲜了那是连碰都不碰一下。

从春蚕孵化开始,到清明节来临,全家老小就得齐上阵全都得围着娇贵的蚕宝宝转。

这一春天攒下来的蚕茧,若是遇见奸商,这卖又卖不上价,只能自家用来织布拿去集市卖。

唐皮子叹了口气,很不巧,这几年行情就不是很好,各个布坊都将蚕茧价格压得极低,一年忙到头也没余下多少钱财。

“老唐,这是哪里去?”

走过应天府城门时,唐皮子意外看到了熟悉的织户。

什么叫织户,这是个特殊群体,就是白天和农户一样在田里劳作,晚上进行纺线织布,织出的布可以拿去织造局卖,也可以卖去染局和绣局。

近几年随着战事远离,应天的商业变得繁华起来,许多农户都恢复了织布营生,唐皮子他们这些养蚕户的蚕茧也会愿意卖给他们。

开口问话的这个人姓刘,之前每年都去唐皮子家买蚕茧。

唐皮子看到此人心情不算很好,毕竟这人每次他家都会将蚕茧挑剔一番,再压低价格。

占便宜的人见多了,将东家损一顿再占便宜就着实惹人厌恶了。

他情绪不是很高回答道:“去内城瞧瞧。”

那人又连忙问,“老唐,你晚上在家吗?我找你有事。”

唐皮子有些奇怪,这天寒地冻地找他有什么事,要知道这人跟他不是一个县。

“在呢,你来,我让人烧只鸭子请你。”

应天跟京城一样极喜欢吃鸭子,听说是当年皇宫从应天转移北平将吃鸭子的习惯也带了过去。

只是应天这边爱吃盐水鸭,北京那边多是烤鸭。

对于生活在应天府附近的人来说,鸭子不算是食材,唐皮子自己家就养了十几只。

告别了那姓刘的织户,唐皮子下了马车在城门口等了一会儿,今年开春城里多了一样新鲜事物,叫公共马车,听说从北边传过来的,唐皮子坐过几次就觉察出好了,起码不需要自己去叫车。

只是这车钱也不菲,从城门口到内城织造局要花四文钱!

这钱不花还不行,不然等他走过去,再回来就晚了,城门得关上了。

马车行驶在水泥路上,这平坦的路也是今年刚修的,据说是城里好几位大善人筹集了钱买了一种叫水泥的料子铺的。

这路修好了后,所有从这条路上走的马车都得交一文钱费用,说是路的损耗费。

唐皮子也不懂,反正自那以后就很少见私人马车过来,多是这种公共马车在跑。

进了内城,人一下子少了,应天府的内城早年就被八旗给占了,也不是没有汉人官员住进去,当然现在人家不叫汉人,叫汉军旗反正不算纯粹的汉人。

唐皮子对住在内城的满人老爷没什么感悟,毕竟人高高在上,跟他这泥腿子也搭不上关系。

他憎恨的是这些投靠了满人反过来对付汉人的狗腿子,这些王八蛋下手比满人还要狠。

唐皮子一家连夜织的布,拿进城卖时,还没卖出去就硬生生在城门口收走一层税。

这布都受税了不卖还不成,带回家回头卖还得收一回。

每年这个时候城里的布商就会不约而同压价收购。

这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

唐皮子叹息一声。

“织造局到了!”马车停下,车把式喊了一声,唐皮子捂住胸口挤开人群下了车。

“织造局对面……”

他停在路边两眼茫然看着四周,手还是捂得死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