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水,慢慢流淌。
转眼就到了二月,今年农历新年很迟,二月下旬才过年。在旧金山,除了唐人街,几乎感受不到什么新年的氛围,但是这个年,杨昭还是不想错过。
上午的康复训练很辛苦,下午挂水,陈铭生睡熟了,杨昭匆匆离开又回来。接近傍晚,等到护士过来换下一袋药,陈铭生才睡醒。
陈铭生睁开眼,看到病房窗户上,贴了两个红色的剪纸,是篆书的福字,带着圆润的笔触,那两张剪纸被杨昭工工整整地贴在两扇玻璃窗的正中间。
床头吸氧的插头上,还挂着一个小小的中国结,也是火一样的红色。
屋子里,稍微一装饰,一下就有了过年的气氛。昂扬的中国红,一下把病房这个狭小的空间,装扮得富有生机。
陈铭生揉了揉眼睛,他想了一下,才意识到,今天是除夕。
杨昭回去换了一件红色的长裙,此时,她正在在小沙发上叠带过来的衣服。陈铭生心里那个很柔软的角落被触碰了一下。
“杨昭。”
杨昭听到陈铭生的声音,回头,笑着问“醒了,今天过年啦,陈铭生。”
“嗯,在医院过,会不会有点扫兴。”陈铭生笑得有点无奈。
“跟你一起,在哪都是年。”
窗外的光线慢慢变暗,太阳带着留恋缓缓落下,杨昭走到床边上,斜坐在陈铭生的身边,红色的裙摆,柔柔的,铺了一床。杨昭摸着他手掌的老茧,用糯糯地声音问:“陈铭生,你饿不饿。”
“还好。”
“我买了饺子,想不想吃?”
“哦?”陈铭生很惊喜,“什么馅的?”
“芹菜猪肉,过年怎么能不吃饺子呢。”
陈铭生撑着胳膊,准备坐起来,“想吃。”
杨昭抬头看着挂在输液架上的那袋药,很大的一个透明袋子,正悬在输液架上,一根透明的软管,连接着药和陈铭生的身体。陈铭生的病号服解开了最上面的两粒扣子,露出他有些突出的锁骨,右边的锁骨下面,是之前手术埋的输液港,一张透明的敷贴固定着一个淡黄色的蝴蝶针,连通着药,此时,那些药正一滴一滴地流入他的体内。陈铭生移了一下透明的输液管,不挡住他看杨昭的视线,他拉着一侧的护栏,坐起来。
杨昭带着担忧地语气说:“这个药反应很大,医生说最好躺在挂,很不舒服的。”
“没事的,过年了,谁还躺得住啊。”
杨昭走到对面,把病床摇起来,“你靠着吧,舒服一点。”
杨昭转身,去对面的小茶几上拿打包好的饭菜。“你知道吗?我在唐人街看到一家东北菜的馆子,好亲切啊,我买了饺子,还有小鸡炖蘑菇、地三鲜。你知道吗?我还买了一瓶醋,老板娘说,这是饺子醋。你等我一下,我去把菜热一热。”
两人,一桌,菜虽普通,却别有滋味,陈铭生今天胃口很好,他夹了一个饺子,蘸了点醋,一口吃下去,他脸上浮现一丝惊喜,“这个饺子皮是自己擀的,真好吃。”
“是啊,我过去的时候,老板娘正包呢,他们家是哈尔滨的,算起来是半个老乡了。对了,你们家吃饺子会自己擀皮吗?”
“嗯,我会擀,春节的时候,一般我擀皮,我妈包,我妈不包的话,我就自己擀自己包。”
“你妈妈春节的时候也会上班吗?”
“不会,除夕,她总是想我爸,难受了她就进屋里,不想让我看见。”
杨昭筷子停了一下,陈铭生很轻松地笑了,“没事,我都习惯了,也理解。”
杨昭给陈铭生碗里夹了一个鸡翅膀,她接着说:“除夕,你们家会有什么特别的菜吗?”
陈铭生把鸡翅膀塞到嘴巴里,他想了想,“还真有,肉皮冻。”
“肉皮冻?”
“嗯,你吃过吗?”陈铭生笑着问。
“可能吃过吧,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了。”杨昭咬着筷子头思考。
陈铭生笑了,“我跟你说,我做肉皮冻一绝。我们家楼下是一条类似菜市场的街,有个绞肉馅的大叔,过年嘛,包饺子,绞肉馅的人就很多。绞肉馅,一般是不绞肉皮的,肉皮就丢在一边。可能因为我小时候比较帅,大叔会把肉皮送给我,我就给它煮成肉皮冻。你知道煮肉皮冻的诀窍是什么吗?”
杨昭摇摇头,陈铭生继续眉飞色舞地讲,“肉皮上面的油一定要刮干净,这样煮出来的肉皮冻才是透明的,凉拌一下,很好吃。等我回去,做给你吃。”陈铭生笑了,然后问:“你们家呢?怎么过年?”
“我们家,人特别多,可能有四十多口人吧……”
陈铭生笑了,“这么多!”
“嗯,等你哪天去了,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