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知道,这次去扬州,肯定要去拜访舅家,当初不知道便罢,如今可不能失了礼数,两口子商量着打点礼物。
他也想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母亲怎会突然去世,父亲又成这副样子,明明当年那般好,偏偏成了如今。
又说,等定了拜访的日子,再来信,让王熙凤、贾素心前往扬州,第一次拜访一定要都去。
这说说那说说,时间一晃而过。
甄家小院,随从拿来茶盏棋盘,林海、甄士隐煮茶论道,棋盘厮杀,倒也旗鼓相当。
知己相伴,也算人生乐事。
一上午世间悠悠而过,直至随从请他们用餐才停。
林海婉拒了甄士隐的邀请,出了甄家小院,带着随从回了林府,径直去了贾敏院子,走在院子看见外面的两个丫鬟,就知道黛玉在里面。
问道,“姑娘进去多久了。”
“回老爷,姑娘进去半个时辰了,吩咐我们在外面等着。”月皎道。
听完,林海赶紧抬步进去,黛玉果然跪在正堂供奉的遗像前。
那幅画是林海画的,栩栩如生,黛玉只要想贾敏就过来看看,这大概也是她愿意留在老宅的原因之一。
林海听着黛玉絮絮的说着些什么,走了进去,上了支香,说道,“敏敏,今天我带着黛玉拜了甄兄为师,甄兄答应多收些学生,黛玉也有人陪着,你放心。”
说完,看向黛玉,“走吧,去用餐。”
黛玉起来,有点趔趄,林海赶紧扶着,担心道,“这是跪了多久,以后可别这样了。”又安慰道,“再告诉你个小惊喜,我和甄先生说了,等你娘百日过了后开课,你现在可要好好养身体,别到时候请假,让同窗笑话你。”
黛玉含泪说道,“爹爹放心,我会的,我会好好的。”
林海也听懂了黛玉的言下之意,不舍得贾敏难过,没说话,拍了拍黛玉的肩。
出了门,丫鬟赶紧上前扶过黛玉,回了院子。
丫鬟们都已经备好午膳等着,林海陪着黛玉用过餐,叮嘱黛玉好好休息,才离开。又说,晚上一起吃饭。
林海走后,管事的一个个过来找黛玉过来汇报问题。
黛玉开始半知半解,索性贾敏身边的大丫鬟都在黛玉,帮着黛玉,加上王熙凤从旁指点,倒也很快就接手了,现在越发驾轻就熟。
很快处理了事情,赶紧写了信告诉阿阅和林家姐妹拜师的事情,又邀请他们一起上学,又写信给孔夫人说了上学的事情,让孔夫人帮忙找你女先生。
最后,又带着丰富丫鬟们准备上学要用的东西,在府里挑选坐女学的院子,最后选了致斋阁。
巧合的是,林海当年也曾在致斋阁苦读,如今黛玉选了这里坐女学,又何尝不是一种传承。
林海离开黛玉院子,又去了贾敏院子,待了半个时辰左右,不知说了什么,出来的时候心情有些沉郁。
回了书房,给林氏族里、张大人家各去了两份信,说了女学的相关事宜,处理林家的一些事物。
到了晚膳时间,因着孝期,虽无荤腥,也无美酒,但也精致。
林家父女并贾家三人坐了一桌,林海道,“这么长时间,家里也忙,姑父也没时间招呼你们,今天我们一起吃个便饭。你们安心住着,当自个家。我不在家,你表妹还劳你们照顾。”
贾琏赶紧道,“姑父这说的什么话,都是自家兄妹,互相照顾,哪有什么劳烦。倒是表妹照顾我们比较多,等姑父到时候回了京城,我们再尽地主之谊,好好照顾表妹。”
一席间,宾主尽欢。
黛玉带着丫鬟回院子,慢慢走着,走着走着就想起娘亲去了那个夜晚,也想起那个清晨,走着想着就从深秋到了隆冬,到了贾敏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