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梦锁红楼思黛玉对句 > 元春贤德无瑕(第1页)

元春贤德无瑕(第1页)

(49)

凤藻宫中,一丝若有若无的茗烟从案几上的青花瓷杯中升起,贤德妃贾元春峨眉淡扫,正坐在桌旁阅读着什么。那是大臣给皇帝的一些奏章,因皇帝信任元春的才德,便将一些奏章请元春代为审阅并预提批复意见。

元春今年虚岁二十六了。洁白而饱满的额头,青丝如墨在头顶高高怂起成两股柔美的鬟髻,小山眉,丹凤目,眉心画着一朵精致的粉色梅花,愈发衬托得她丰腴的肌肤吹弹可破。五年前,元春通过选秀进宫被封为贵人,然而她一向谨言慎行、不苟言笑,也从不和其他嫔妃争宠,故而很长一段时间并不被皇上所注意。直到有一次,皇上陪太后巡游后宫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她写在纸上的一首诗,便爱不释手,赞为咏絮之才,从此经常将她叫到书房切磋诗词古籍,百般宠爱,竟一路晋升为妃,还破天荒地让她参与政事,协助自己批阅奏折。前不久,元春还发现自己怀上了身孕。

轻轻啜了一口茶,元春信手拿起一份奏章,只见上面写着“河北水务河道治理提案报告”几个端方的楷书文字,是工部尚书刑光举的奏折。因河北连年干旱、粮食欠收,刑光举便提议朝廷打通几条不连通的古河道,使得整个河北有一个畅通的河道网,方便农民灌溉。元春看后,觉得奏折提议合理、目的明确、条理清晰,工程施工方案也十分详尽,心中暗自称赞。可在结尾处却发现刑光举将预算总金额写错了一个数字,虽说只有一个数字之差,但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不禁又皱起了眉头。

提起笔,元春想在奏折上指出这一错误,笔尖刚要落下之时却又戛然而止。刑大人素来光风霁月、清正廉明,若是因此而遭到皇上怪罪或贬黜,岂不可惜…写错奏折的罪责可大可小,若是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说不定会致刑大人于死地!于是,想了一会儿,另取了一张纸,寥寥数语将奏折预算总金额谬误之处指出,又将该纸和原奏书叠折在一起,用一信封装好,封上蜜蜡,令自己的心腹太监张太监退回给刑光举。

刑光举在家中,料想不出几日应该可以接到皇上对自己奏折的批复意见,心中正在焦虑期待。忽见元妃宫中的太监张太监前来,不知何事,急忙迎接。张太监见到刑光举立即下拜,并呈上信封。说道:“元妃娘娘请大人再看一遍奏折。着奴才前来将奏折送还给大人。”

刑光举心中疑惑,打开信封,见到自己奏折上附着一张小纸,上面用秀丽端庄的小楷,寥寥数语,将自己的谬误之处指出。

刑光举猝然一惊,赶忙拿过算盘再次计算一遍,发现自己果然笔误错写了一个数字。顿时汗流浃背,心中暗自庆幸:幸亏元妃娘娘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并指出,否则若是被皇上看到,还不知要如何惩处自己呢!急忙向张太监跪拜,口中说道:“多谢元妃娘娘仁德,指出臣的谬误之处,免了臣的死罪啊!”,又起身到书房重新书写了一遍奏折,检查无误后,将奏折交予张太监带回。

几日之后,刑光举的奏折被顺利批复并交付工部实施。事后,刑光举为表谢意,令自己的夫人赵氏多次去元春宫中送一些名贵补品和礼物,均被元春谢绝。刑光举不禁对元妃更有一番敬意。

一日午后,宁静的凤藻宫中,点点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窗边的书桌上,元春和往常一样坐在桌边忙碌着。

近日元春因怀孕觉得身子有点不舒服,经常呕吐、头晕。因此,写了一会儿,便回榻上斜倚着枕头休息一下。元春一边躺在榻上,一边想着,宝玉和宝钗的婚事也在这几天,为何居然没个音讯。母亲好像也许久不来看望自己了。

其实,关于宝玉的婚事,元春的本意是倾向于选择黛玉的。黛玉刚进贾府之时,元春尚未入宫,作为一个大姐姐,元春非常喜欢这个直来直往、性格天真无邪的小妹妹。每当看到宝玉和黛玉两小无猜,在一起嬉笑玩耍的身影,元春便想到了李白的诗句“妾发初覆额,郎骑竹马来。”可是近几年来,母亲一直在自己耳朵边唠叨,说那黛玉性格如何乖张孤僻,宝钗又如何贤惠大度,便知母亲无论如何是不会接受黛玉这个媳妇的。元春素来孝顺,思来想去,何苦让母亲到老反而难过呢,于是只得同意王夫人的意见支持宝钗。

正想着,忽听门外有宫女来报:“娘娘,政公来看望您了!”

元春听了面露欣喜之色,急忙起身迎接,果然见父亲从外面走入。贾政一见女儿,立即拜倒在地,叩头称呼道“工部侍郎贾政给贤德妃娘娘请安!”

元春急忙将父亲扶起,说:“父亲以后不必对我行此大礼了。”

贾政急忙一本正经地说:“君臣伦理不可不遵,上下纲常不可不守!娘娘今后切莫再出此言!”

元春笑着摇了摇头,赐他落座之后,忙问母亲怎么没来,又问宝玉和宝钗的婚事办妥了没有。贾政长叹一声,把近期家里发生的一切变故都告诉了元春。元春听罢,大吃一惊,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良久,方道:“想不到那薛妇如此人面兽心,可恨我没有提前识破此人的真实面貌,害得母亲被她连累!”并暗自后悔,若是自己当初坚持自己的意见选黛玉为宝玉的妻子,那现在怎会让母亲受如此大辱。

贾政:“娘娘,你在宫中,和那刑部尚书尹士躬是否有往来?可否想办法救你母亲?”

元妃摇了摇头,说,“女儿虽然是妃子,但后宫不得干政。皇上虽信任我,也只是让我预提奏折批复意见,实际上,我和大臣们并没有任何接触。”

贾政听了,说:“那你在皇上那里能否吹吹风。。。“

元春垂下眼睑,“。。。女儿虽有幸得皇上一时欢心,但若为私事叨扰皇上,恐不是贤德之举。。。”

贾政看了看元春,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我平日里把你教导得太好了。。罢了!此事你不管也罢!我已向黛玉请求,请她在衙门审理此案时为你母亲求情,她已答应。想必那尹公也要看苦主自己的意见。”

元春听到,目光中流露出深深的感动,感佩黛玉的宽宏大量。

过了一会儿,贾政告辞,元春将父亲送走,又独自坐回桌边,想继续看奏折却怎么也看不进去,只觉得满脑子都是母亲,可自己竟完全没有帮忙。心中产生一缕无奈的自责,一时竟惊了胎气,只觉得头晕恶心,吐了一阵子,身子不由得发冷打哆嗦。一旁宫女一看,慌了,急忙请太医来看。

元妃躺在床上,须臾,太医进来了。元春抬眼一看,却不是平日里自己熟悉的老太医胡太医,而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医师,身材颀长,面容十分俊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