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小说

精英小说>成功是一种个性 > 第四章 走稳路迈向踏实的个性(第4页)

第四章 走稳路迈向踏实的个性(第4页)

后来,人们才渐渐知道,那个扳道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他惟一的优点就是忠于职守,没误工过一秒钟。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儿子是一个弱智儿童。

他告诉记者,他曾一遍一遍地告诉儿子说:“你长大后能干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

儿子听不懂父亲的话,依然傻呼呼的,但在生命攸关的那一秒钟,他却“卧倒”了——这就是他在跟父亲玩打仗游戏时,惟一听懂,并做得最出色的动作。

踏实的人懂得在自己的工作中至少有一项技艺是优秀的,也许就是凭借这优秀的一项,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

踏实的人善于学习

有人做过一个统计,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出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当中,在1970年名列世界五百强的,到了2000年的时候,大约三分之二就已经销声匿迹了,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40年。公司失败的原因大都在于,组织学习的障碍妨碍了组织的学习及成长,使组织被一种看不见的巨大力量所侵蚀,乃至最终被吞没了。个人同样如此,如果你不发展自己的学习力,你也终将被整个社会的看不见的力量所吞没。

踏实工作不代表固步自封,踏实的人应该勇于向新事物、新知识发起挑战,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你没有进步,就代表你正在被淘汰。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创建的五项修炼是我们的五个学习方向:

第一,通过自我超越,可以伸展“向上的张力”,突破“成长上限”,不断实现心中的梦想。

第二,通过改善心智模式,可以消除“藏在内心深处的顽石”,实现“心灵的转换”,开启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户”。

第三,通过建立共同愿望,可以找到人生的价值,找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活出生命的意义。

第四,通过团队学习,可以彼此以诚相待,在深度会谈中实现沟通,在互动中提高智商。

第五,通过系统思考,可以廓清思想上的迷雾,更清楚地看到我们面对的世界。

踏实的人才能有所作为

有一个人极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一次,他愤愤地对朋友说:“我的上司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改日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

“你对那家贸易公司完全弄清楚了吗?对于他们做国际贸易的窍门完全搞通了吗?”朋友反问道。

“没有!”

朋友接着说道:“古人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建议你还是好好地把他们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连怎样修理影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辞职不干。”

那人觉得朋友的“建议”有道理,就决定把公司当作免费学习的场所,等所有的东西都学懂弄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为此不是既出了气,又有许多收获吗?自此,他默记偷学,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里研习写商业文书的方法。

一晃一年过去,一天,那人和朋友又见面了。朋友问:“你现在大概把公司的一切都学会了,可以准备拍桌子不干了吧?”

然而,那人却红着脸说:“可是我发现近半年来,老板对我刮目相,最近更总是委以重任,又升官,又加薪,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

这则故事颇有几分“欧·亨利笔法”的意味。从故事所透露的“信息”看来,那个曾经极不满意自己工作的人,已经打消对其上司“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之念是可以肯定的,因为他没有理由不珍惜眼前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人景象。

这个人能够迅速改变“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逆境,那位朋友充满智慧、用心良苦的规劝之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朋友呢,难说。

在工作伊始,因为环境陌生、业务不熟、经验不足等问题,得不到上司的赏识,是常有的事。有的人能够正视现实,并最终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而有的人却不然,他们异常苦恼,觉得世界不公平,抱怨上司没眼光,甚至意气用事,做出了一些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傻事。他们评价周围的环境、评价自己的上司和同事,但惟一忘记了去评价自己。

有一句话说得好:“要想有地位,就得有作为”。那个人能够从不被上司重视到成为公司里的红人,靠的不是别的,而是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

其实,平心静气地正视自己,客观地反省自己,既是一个人修性养德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又是增强人之生存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正因为如此,曾参那句“吾日三省吾身”的话才成为千古名言;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才于《白鹿洞书院榜示》中郑重写下“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八个大字;而唐代大文豪韩愈才会谆谆告诫其弟子:“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社会本身可能有其不完美的地方,但即使是不完美,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而言也都是公平的。当我们在别人的心目中占不着“分量”的时候,当我们碰到不如意的时候,与其去抱怨,倒不如静下心来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